第 66 章 没想到大哥艳羡之...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没想到大哥艳羡之后,竟然一口答应了。

    搞得于朵都有些震惊,然后道:“我跟辛家可没什么关系啊!”

    于承道:“知道。主要这个关大爷吧,人家跟你都没血缘关系,万一遇上事都肯一肩扛了。我要是连这一百块都不肯借,这说得过去么?”

    这事儿,于朵没说。但他又不是智商有问题,连这都想不到。

    要不是这个缘故,他昨天想到自家小妹也许会和‘剥削’挂钩,哪那么稳得起?

    早跳出来拦阻了。

    于凌也点点头,“那大哥借了一百的话,另外一百我也愿意借。再多我就吃力了。”

    她目前一共就225的身家。赔偿金还有450没兑现呢。

    而且,这回舍得借,也是因为如今到医院兜售鸡蛋的路子是小妹提点的。

    这个主意帮她大忙了。

    不然,虽然是亲妹,但要乍然拿出半副身家于凌还是舍不得。

    于朵心头一松,竟然这么容易就借到了。

    不过她还是道:“不过你们想多了。我和关大爷虽然有交情,也不是杀头的罪他也肯自己去承担的。他之前也没大哥你想得深远。只想着投机倒把罪吃牢饭他不怕。不过.”

    又是一番黑猫白猫轮的输出,“这话还是我师丈告诉高老师的。”

    于承和于凌对视一眼,于承静默了好半天。

    于朵都怀疑他是不是要反悔了,他才开口道:“你说得没错,解放的时候中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没什么大事的。只要把产业上交,四马分肥就行。得,就算我当一回思想解放的先锋吧!”

    反正他只是借钱给自家妹子,有什么事牵扯不到他身上。

    我党不兴连坐。

    不过,“小妹,你借我们的前去到手赚大钱.而且,我原本是存的死期,中途取出来只能按活期算利息。”

    这话一说,于凌的眼睛也亮了亮。她其实也想说,但之前她有事,小妹很够意思。这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不过吧,自己的钱让她们拿去做本钱收购古董倒卖,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呢。

    如果能有所表示就好了。

    于朵也很上道地道:“这样,借100块还105。”

    看两人不开口,她又添了五块,“110,不能再多了。顶多用十天半个月,高利贷都没这么高的利息。”

    一开始只给5块,本来就是为了让10块更又吸引力。

    直接说110,答应下来也还是会有些心欠欠的。

    “好!”

    “嗯,那就说定了。”

    关大爷得知于朵那里如无意外,届时能拿出400来点点头。

    “我还在找下家,同时也晾着卖家一些。这种事不能上赶着。”

    于朵点头,表示明白。这具体操作就得关大爷去忙活了。

    “那这一转手能赚多少呢?”

    关大爷道:“估着是200左右吧。这种知道这是古董的,就只能赚个差价。幸亏咱们还能把600凑出来,不然就只能赚5%——10%的中介费了。”

    与此同时,辛家针对于朵这个废品站也是出现了分歧。

    何副厂长是大力赞同的,她也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搞活经济的实践。

    辛部长摇头,“你说得没错!但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有可能犯错的。这丫头还是冒进了!”

    “等到事情都尘埃落定了,她还有先发优势吗?”

    “一个废品站而已,先发优势有那么重要么。还是该求稳才是!”

    两个人为这事已经私下争执了两天。

    何副厂长道:“这不光是一个先发优势,这是敢为天下先!可惜我们身在其位,肩负责任。反倒不敢像她这么洒脱。”

    辛部长道:“你是改革的激进派,我却也不是保守派。我只是觉得应该更求稳一些。”

    他着实没想到不到两个月前看到的那个小姑娘,胆子竟然这么大!

    这似乎就不太适合小宇和辛家了啊!

    可别以后捅出什么大篓子来!

    辛明宇这会儿在客厅给于朵打电话。父母的争执他多少听到了一些。

    于朵道:“还在你们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啊?其实是高老师说的一番话让我下定的决心。”

    辛明宇把她的话转告父母。

    辛部长道:“黑猫、白猫.还是邓公说的?”

    这常司长不是还没回来么。

    何副厂长道:“人家以前说的不行啊?这种都没传出来的话,他也知道。看来他比我们之前想得还要关系深厚。小宇,你跟于朵”

    “她要帮高老师誊抄稿件、要学英语,废品站的事也在过问。忙都忙不过来,接电话都是见缝插针了。”

    这种情况他压根不可能再约她出去玩。

    这个周末他原本想约于朵去看电影,结果她直接就说要赶工誊抄稿件。

    那是高老师的事,肯定耽搁不得。

    辛部长想了想道:“你们反正也就是认识了一下,先从朋友做起。如今她忙,那你就不要多打扰。不过,于朵这么急着挣钱,高老师也这么急着挣钱。他们是不是有金钱上的迫切需求啊?”

    这么看来,常司长那里确实是一条可能通天的路啊。就此割舍也确实可惜。

    那就先认真做朋友吧。

    辛明宇点头,“听说高老师的腿还有得治,但是手续费和其他费用高达2000。”

    看父亲眼睛亮了亮他道:“高老师都不愿意向当医生的老朋友借钱,甚至没有向她富裕的兄嫂借钱。”

    更不可能接受向他们家借钱。

    何副厂长道:“这就说得过去了。她开废品站是为了给高老师攒手术费。”

    那天小宇回来说,于朵讲收废品很赚钱。

    她也就托人细细打听了一下。

    不打听不知道,利润率是真的有点高。都快赚对半了!

    第二天辛明宇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到废品站附近来了。

    他把车停在了胡同口,看着络绎不绝的拾荒者往那个小院去。

    他还听到附近有住户因此不大高兴,“这些天每天都来咱们胡同报到。”

    然后家里有人道:“吃人的嘴短啊。不然废品站的人干嘛拿着蒸的年糕之类的出来睦邻友好?”

    这是于朵看到连王大妈都嫌弃自家三个分拣员之后,交代她去黑市采购了原材料做的。

    隔三差五送些吃的,算是缓和一下邻里关系。

    辛明宇自然也不太想和那些人为伍。

    一直等到这些人差不多都离开了,于朵才拎着饭盒、瓷盅过来。

    高峰期过了才会开饭的嘛。

    她也和高老师在忙着赶工呢。

    看到辛明宇,她走过来,笑吟吟问道:“朋友,找我么?”

    这家伙会找到这里来,她其实还有些惊讶。

    她以为他下班后不是回家,也只会去溜冰场还有刚兴起的歌舞厅之类的地方。

    辛明宇道:“主要是对废品站的经营模式有点好奇,就在这儿看了看。这个位置,不至于让来来往往的人和邻里都盯着我看。也不用离那些人近了。”

    他也不讳言自己的那份嫌弃。

    其实就是于朵自己,肯定也是更喜欢干净、敞亮的环境的。

    所以她也没觉得有什么。

    他又不是王大妈,日日得和那些人接触,挂着脸会影响生意。

    再说了,他也不是她的下属,轮不到她来说教。

    辛明宇骑在自行车上,一只脚踩地上。他180的个子,腿自然是很长的。

    于朵道:“看到了,有什么感觉?”

    辛明宇道:“就感觉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之外,还有另外一片天地。”

    他妈说如果不是他会投胎,投到于朵那样的普通工人家庭,就算运气好避开了下乡,找工作也艰难。

    如果投到这些承受生活重压的拾荒者家庭,那就更不好过了。

    他在这儿看了半天,看到这些身上沾了不少脏污的人,想到他们刚在垃圾场忙活了半天寻找废品。

    自然也不是没有感触的。

    “原来,还有人这样的穷!我确实投胎技术比较好。”

    这半个多月,辛明宇上班开始认真起来,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确实不想因为不上进,错过于朵这样的好姑娘。

    于朵听了他的话道:“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我要进去打饭了,回见。”

    辛明宇点头,“回见。”

    他真的就是来看废品站经营模式的,想多了解于朵一些。

    父母也说让他去看看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挺好。

    他家,父母都是工厂领导。哪怕他出生在1961年,小时候也没缺过奶粉吃。

    如今他们家就靠父母的工资,不用三年就能成万元户。

    辛明宇调转了车头,又回过头道:“朋友,你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了么?”

    于朵摇头,“没有。”

    她真没想好两年后考大学要报考什么专业。不过,这不妨碍她如今活得这么努力。

    辛明宇道:“我也没想好,正在想呢。”

    他毕业这半年吧,在厂办混着。在家里吃住都不用花钱,每个月的工作都花光了。

    花哪去了他现在都想不起来。

    就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都是上高中时候家里给买的。

    他妈就让他想想,300多块钱是不是能做很多事了。

    他就和小伙伴一起吃喝玩乐就花光了。

    又问他,以后有了老婆、孩子打算还是这么自己个儿月月花光么?

    那是不是要让他们帮他养老婆、孩子。

    还说让他以后一个月交20块生活费。

    刚他骑在车上,听着路过的拾荒者说这里一斤贵两分钱,多走几里路,一天就能多卖一毛了

    他听着,多少还是有一些汗颜的。

    于朵道:“那慢慢想,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

    辛明宇道:“你最近看了什么书么?”

    于朵道:“《红楼梦》。”

    “我在看《金粉世家》。我妈说让我看看,省得变得跟金家那几兄弟一样。嗯,这本书是张恨水30年代写的,据说就是受到了《红楼梦》启发,金家兄弟跟贾家的兄弟、叔侄是差不多的。写得虽然不及《红楼梦》,但也相当的不错。”

    于朵点头,“那回头我也找来看看。”

    她以前没看过。前头十多年这些都是毒草来的,不准看。

    高老师也是最近才偷偷摸摸,把她藏在柱子里的这些大部头的找出来的。

    她还很得意的告诉于朵,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老儒生就是把儒家经典藏在墙壁里。

    于朵便问她怎么当初师丈的信没藏一起。

    高老师就讪讪说不出话来了。

    那当然是原本藏了,后来忍不住又去拿出来看。

    还没来得及放回去,就被小将们上门来搜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没想到大哥艳羡之后,竟然一口答应了。

    搞得于朵都有些震惊,然后道:“我跟辛家可没什么关系啊!”

    于承道:“知道。主要这个关大爷吧,人家跟你都没血缘关系,万一遇上事都肯一肩扛了。我要是连这一百块都不肯借,这说得过去么?”

    这事儿,于朵没说。但他又不是智商有问题,连这都想不到。

    要不是这个缘故,他昨天想到自家小妹也许会和‘剥削’挂钩,哪那么稳得起?

    早跳出来拦阻了。

    于凌也点点头,“那大哥借了一百的话,另外一百我也愿意借。再多我就吃力了。”

    她目前一共就225的身家。赔偿金还有450没兑现呢。

    而且,这回舍得借,也是因为如今到医院兜售鸡蛋的路子是小妹提点的。

    这个主意帮她大忙了。

    不然,虽然是亲妹,但要乍然拿出半副身家于凌还是舍不得。

    于朵心头一松,竟然这么容易就借到了。

    不过她还是道:“不过你们想多了。我和关大爷虽然有交情,也不是杀头的罪他也肯自己去承担的。他之前也没大哥你想得深远。只想着投机倒把罪吃牢饭他不怕。不过.”

    又是一番黑猫白猫轮的输出,“这话还是我师丈告诉高老师的。”

    于承和于凌对视一眼,于承静默了好半天。

    于朵都怀疑他是不是要反悔了,他才开口道:“你说得没错,解放的时候中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没什么大事的。只要把产业上交,四马分肥就行。得,就算我当一回思想解放的先锋吧!”

    反正他只是借钱给自家妹子,有什么事牵扯不到他身上。

    我党不兴连坐。

    不过,“小妹,你借我们的前去到手赚大钱.而且,我原本是存的死期,中途取出来只能按活期算利息。”

    这话一说,于凌的眼睛也亮了亮。她其实也想说,但之前她有事,小妹很够意思。这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不过吧,自己的钱让她们拿去做本钱收购古董倒卖,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呢。

    如果能有所表示就好了。

    于朵也很上道地道:“这样,借100块还105。”

    看两人不开口,她又添了五块,“110,不能再多了。顶多用十天半个月,高利贷都没这么高的利息。”

    一开始只给5块,本来就是为了让10块更又吸引力。

    直接说110,答应下来也还是会有些心欠欠的。

    “好!”

    “嗯,那就说定了。”

    关大爷得知于朵那里如无意外,届时能拿出400来点点头。

    “我还在找下家,同时也晾着卖家一些。这种事不能上赶着。”

    于朵点头,表示明白。这具体操作就得关大爷去忙活了。

    “那这一转手能赚多少呢?”

    关大爷道:“估着是200左右吧。这种知道这是古董的,就只能赚个差价。幸亏咱们还能把600凑出来,不然就只能赚5%——10%的中介费了。”

    与此同时,辛家针对于朵这个废品站也是出现了分歧。

    何副厂长是大力赞同的,她也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搞活经济的实践。

    辛部长摇头,“你说得没错!但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有可能犯错的。这丫头还是冒进了!”

    “等到事情都尘埃落定了,她还有先发优势吗?”

    “一个废品站而已,先发优势有那么重要么。还是该求稳才是!”

    两个人为这事已经私下争执了两天。

    何副厂长道:“这不光是一个先发优势,这是敢为天下先!可惜我们身在其位,肩负责任。反倒不敢像她这么洒脱。”

    辛部长道:“你是改革的激进派,我却也不是保守派。我只是觉得应该更求稳一些。”

    他着实没想到不到两个月前看到的那个小姑娘,胆子竟然这么大!

    这似乎就不太适合小宇和辛家了啊!

    可别以后捅出什么大篓子来!

    辛明宇这会儿在客厅给于朵打电话。父母的争执他多少听到了一些。

    于朵道:“还在你们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啊?其实是高老师说的一番话让我下定的决心。”

    辛明宇把她的话转告父母。

    辛部长道:“黑猫、白猫.还是邓公说的?”

    这常司长不是还没回来么。

    何副厂长道:“人家以前说的不行啊?这种都没传出来的话,他也知道。看来他比我们之前想得还要关系深厚。小宇,你跟于朵”

    “她要帮高老师誊抄稿件、要学英语,废品站的事也在过问。忙都忙不过来,接电话都是见缝插针了。”

    这种情况他压根不可能再约她出去玩。

    这个周末他原本想约于朵去看电影,结果她直接就说要赶工誊抄稿件。

    那是高老师的事,肯定耽搁不得。

    辛部长想了想道:“你们反正也就是认识了一下,先从朋友做起。如今她忙,那你就不要多打扰。不过,于朵这么急着挣钱,高老师也这么急着挣钱。他们是不是有金钱上的迫切需求啊?”

    这么看来,常司长那里确实是一条可能通天的路啊。就此割舍也确实可惜。

    那就先认真做朋友吧。

    辛明宇点头,“听说高老师的腿还有得治,但是手续费和其他费用高达2000。”

    看父亲眼睛亮了亮他道:“高老师都不愿意向当医生的老朋友借钱,甚至没有向她富裕的兄嫂借钱。”

    更不可能接受向他们家借钱。

    何副厂长道:“这就说得过去了。她开废品站是为了给高老师攒手术费。”

    那天小宇回来说,于朵讲收废品很赚钱。

    她也就托人细细打听了一下。

    不打听不知道,利润率是真的有点高。都快赚对半了!

    第二天辛明宇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到废品站附近来了。

    他把车停在了胡同口,看着络绎不绝的拾荒者往那个小院去。

    他还听到附近有住户因此不大高兴,“这些天每天都来咱们胡同报到。”

    然后家里有人道:“吃人的嘴短啊。不然废品站的人干嘛拿着蒸的年糕之类的出来睦邻友好?”

    这是于朵看到连王大妈都嫌弃自家三个分拣员之后,交代她去黑市采购了原材料做的。

    隔三差五送些吃的,算是缓和一下邻里关系。

    辛明宇自然也不太想和那些人为伍。

    一直等到这些人差不多都离开了,于朵才拎着饭盒、瓷盅过来。

    高峰期过了才会开饭的嘛。

    她也和高老师在忙着赶工呢。

    看到辛明宇,她走过来,笑吟吟问道:“朋友,找我么?”

    这家伙会找到这里来,她其实还有些惊讶。

    她以为他下班后不是回家,也只会去溜冰场还有刚兴起的歌舞厅之类的地方。

    辛明宇道:“主要是对废品站的经营模式有点好奇,就在这儿看了看。这个位置,不至于让来来往往的人和邻里都盯着我看。也不用离那些人近了。”

    他也不讳言自己的那份嫌弃。

    其实就是于朵自己,肯定也是更喜欢干净、敞亮的环境的。

    所以她也没觉得有什么。

    他又不是王大妈,日日得和那些人接触,挂着脸会影响生意。

    再说了,他也不是她的下属,轮不到她来说教。

    辛明宇骑在自行车上,一只脚踩地上。他180的个子,腿自然是很长的。

    于朵道:“看到了,有什么感觉?”

    辛明宇道:“就感觉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之外,还有另外一片天地。”

    他妈说如果不是他会投胎,投到于朵那样的普通工人家庭,就算运气好避开了下乡,找工作也艰难。

    如果投到这些承受生活重压的拾荒者家庭,那就更不好过了。

    他在这儿看了半天,看到这些身上沾了不少脏污的人,想到他们刚在垃圾场忙活了半天寻找废品。

    自然也不是没有感触的。

    “原来,还有人这样的穷!我确实投胎技术比较好。”

    这半个多月,辛明宇上班开始认真起来,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确实不想因为不上进,错过于朵这样的好姑娘。

    于朵听了他的话道:“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我要进去打饭了,回见。”

    辛明宇点头,“回见。”

    他真的就是来看废品站经营模式的,想多了解于朵一些。

    父母也说让他去看看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挺好。

    他家,父母都是工厂领导。哪怕他出生在1961年,小时候也没缺过奶粉吃。

    如今他们家就靠父母的工资,不用三年就能成万元户。

    辛明宇调转了车头,又回过头道:“朋友,你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了么?”

    于朵摇头,“没有。”

    她真没想好两年后考大学要报考什么专业。不过,这不妨碍她如今活得这么努力。

    辛明宇道:“我也没想好,正在想呢。”

    他毕业这半年吧,在厂办混着。在家里吃住都不用花钱,每个月的工作都花光了。

    花哪去了他现在都想不起来。

    就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都是上高中时候家里给买的。

    他妈就让他想想,300多块钱是不是能做很多事了。

    他就和小伙伴一起吃喝玩乐就花光了。

    又问他,以后有了老婆、孩子打算还是这么自己个儿月月花光么?

    那是不是要让他们帮他养老婆、孩子。

    还说让他以后一个月交20块生活费。

    刚他骑在车上,听着路过的拾荒者说这里一斤贵两分钱,多走几里路,一天就能多卖一毛了

    他听着,多少还是有一些汗颜的。

    于朵道:“那慢慢想,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

    辛明宇道:“你最近看了什么书么?”

    于朵道:“《红楼梦》。”

    “我在看《金粉世家》。我妈说让我看看,省得变得跟金家那几兄弟一样。嗯,这本书是张恨水30年代写的,据说就是受到了《红楼梦》启发,金家兄弟跟贾家的兄弟、叔侄是差不多的。写得虽然不及《红楼梦》,但也相当的不错。”

    于朵点头,“那回头我也找来看看。”

    她以前没看过。前头十多年这些都是毒草来的,不准看。

    高老师也是最近才偷偷摸摸,把她藏在柱子里的这些大部头的找出来的。

    她还很得意的告诉于朵,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老儒生就是把儒家经典藏在墙壁里。

    于朵便问她怎么当初师丈的信没藏一起。

    高老师就讪讪说不出话来了。

    那当然是原本藏了,后来忍不住又去拿出来看。

    还没来得及放回去,就被小将们上门来搜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