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常宁瞪大眼,“于...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常宁瞪大眼,“于朵,那你跟辛家那小儿子.”应该不是那回事吧。

    于朵道:“我们现在就是普通朋友而已。他今年也要参加高考。”

    常志远笑了笑,这个辛家有点心急了啊。

    “常宁是到年纪了,于朵你不要急。人应该站到高处,然后再来做选择。”

    于朵点头,“师丈,我知道的。”她也认可这个说法。

    这样交代一下,4号下午她直接就不过来了。

    常宁道:“我明天下午到废品站来接你。”

    他明天预备去买一辆自行车。

    “好!”

    于朵走回废品站去。她还有其他功课需要复习呢。

    没一会儿了,于凌过来了。在西屋坐下就直接递给她十张大团结。

    “咱跟钱又没仇是吧,收着、收着!”

    于朵点点头,“嗯。”

    “以后,关青宝的老婆田玲和周大妈侄女齐欢都会在西单帮我卖衣服。这一回让徐然卖得真是拖拖拉拉的。我会带着她俩把尾货都出清。”

    于朵笑道:“徐然大哥本来就不擅长这些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过,你真的还要亲自去南方进货啊?”

    于凌点头,“如今去进货卖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不能挑出好款式,会滞销的。本来我们本钱也没有太多,压在货上还得了?”

    “那陈恳大哥还参与吗?”

    于凌摇头,“他倒是想得挺好的,参股但不参与经营,可以少分钱。我们差那一千块么?主要就是当初是三个人,不好丢下他。两千块一开始够了。”

    她这次留下的,就是从邱家得到的200块了。

    其他的全部投入进去。

    面对二姐挣大钱、不惜身的执念,于朵也没法子劝了。

    而且二姐说的不信每次她坐的那趟车、那节车厢都会遇上劫匪,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没钱,她凭什么去插队的地方收买当地人提供诚诚下落?

    又凭什么去补偿孩子养父母?

    更不可能在北京能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接诚诚来过好日子。

    是,这时候想去南方进货回来赚大额差价,就是得冒险的。

    陈恳大哥选了安稳,肯定就不可能让他搭上这趟车了。

    那二姐势必得再去冒险。

    于朵道:“要不,你也跟徐然大哥学些防身术?”

    于凌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而且,我想租你这里的场地,把人拉过来跟着徐然练练。反正他也不太会卖衣服,让他明天不用去西单了。”

    于朵道:“那你意思意思给一块钱一天好了,连同以后存衣服一起。有一天算一天!”

    确实不是她一个人的,也不能老是借地方给二姐。

    毕竟关家什么人都没有,关大爷又不会有亲戚来这里占便宜。

    于凌道:“那我再加四块钱,让徐然和另外四人中午在这里搭个伙可以么?”

    男的比较能吃,尤其是还要打拳消耗体力。

    于朵想了想,

    “行吧。”回头给王大妈添点工钱好了,

    毕竟增加了人家的工作量。

    反正亏肯定是不会亏的。就是外人如果想来搭伙,

    她肯定不会同意。

    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呢。

    于凌道:“谢谢。你有这么一个小院子挺方便的。可惜当初我没想清楚,

    只想租别人收拾好的现成房子。如今这附近也没这样废弃、闲置的小院了。嗯,邱家应该不好意思把鸡蛋存你这儿吧?要是他们提出要存,你就说我也是给了钱的。”

    她还要负责给邱老娘介绍刘老大这个供货商。

    收了钱的嘛,肯定得尽到责任。

    “你说刘老大不答应给齐欢单独供货,是不是钟言和他说了什么?”

    于朵没吭声,不过她觉得应该是这个缘故。

    不然卖给谁不是卖啊?

    于凌冷笑,“他以为这样就是补偿我了?

    “二姐,别想那么多了。反正你的日子是在越过越好就行。”

    于凌又和于朵说了继续雇佣关青宝的事,“那个关大妈嘴讨厌,但关青宝做事还是不错的。”

    “嗯,没事儿。”

    “关大妈噗,这姓了一个姓,要是不清楚的还以为她和关大爷是一家呢。”

    关大爷从客厅经过呢,听到于凌的话道:“于小二,你再胡沁一句,我让吴珍把你扔出去。”

    把他和关大妈那种德行的人扯在一起,辱他了啊!

    于凌赶紧道:“关大爷,我错了!”

    “哼——”

    等于凌走了,于朵去和关大爷知会了一声。

    他只‘嗯’了一声。

    “关大爷,咱分一次红吧,分50。”

    关大爷抬头,一脸的莫名其妙。

    “我之前银行账户里不是有150么。那个倒卖鸡蛋的生意二姐分了我100。”

    关大爷笑道:“250不好听是吧。行,分50凑个整。”

    贺山做好账,吴珍便各付了五张大团结给二位老板。

    于朵抽空去银行存在了自己名下的折子里。

    这就不存定期了。只存三个月的定期,又只得300,也没几个钱的利息。

    邱老娘一开始还真想把鸡蛋继续存于朵这里。

    这里比起于承他们那30平,地方宽得多嘛。建筑面积都有120平了,还带一个天井庭院。

    邱新梅摇头,“不行,她不会答应的。”

    “你是她亲嫂子,她凭什么不答应啊?”

    邱新梅道:“她因为这件事都生气直接搬出去了。妈,你不要太想当然了。于朵可能一直就不是咱们以为的那么.”逆来顺受、可以随意摆弄。

    她从前只是没有翻脸的底气而已。

    “你就存在我这里吧。小房间不行,于凌要放进的货。你放厨房吧。”

    邱老娘道:“你这儿平日白天都没人,掉了谁负责啊?”

    “你小声点,我们大院没有人有那种手脚。于凌的衣服总比你的鸡蛋贵吧。”

    邱新梅有些头疼,“还有啊,你可千万不要跟供销社的售货员一个态度。如今厂医院外头卖鸡蛋的都有三家了。一定要和气一点,带上微笑。不然人家不会来你这里买的。”

    反正让卖便宜点,她老娘肯定不干的。

    “什么,就跟我求着他们买似的?”

    “那可不就是么。只有供销社、百货公司的售货员那才是不用求人的。私人的东西想卖出去就得如此。你就想想家里的房子,半年之内不把300块钱还给人家,那房子就不是咱们的了。以后邱勇结婚怎么办?你们二老难道老了、老了还连自己房子都没有?”

    想到自家还在给租金,到期还不上钱真的会被收走房子。

    邱老娘也只有瓮声瓮气地道:“知道了。”

    “你每天11:30回来,帮我把饭蒸上,菜也摘好。中午就在这里吃午饭。如果需要休息,就到小鹏的床上。”

    邱老娘点头,“知道了。你说于凌,离了婚又回来哥嫂家长期占个房间,她也不会不好意思啊?”

    都住了半年了,也不打搬走的主意。

    邱新梅道:“我和于承还欠于凌300块,不然您老拿出来先替我们给了?”

    “我哪来的钱啊?要我说你俩就多余赔她500。那是她自己父母的决定,让她找她父母要公道去。再说了,家里本来什么就都该是儿子的,那个工作给你这个儿媳妇是应当应分的。于承真是脑壳坏掉了,居然还答应赔她500块钱。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那个要500,这个要300的。”

    邱新梅道:“您说了不算,我不和您掰扯了。总之事情已成定局。这300还完了,再面对于凌我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了。”

    4号中午一点半,常宁骑着他新买的二八大杠到废品站来了。

    他对关大爷也十分客气、亲热。人家帮着给他妈凑了手术费的啊。

    虽然算起来也就于朵200,关大爷200。

    但这也是人情。

    常家5月6号周日请客,也就是后天的事了。

    高老师之前已经自己过来请过关大爷了,顺道看了看废品站和于朵的房间。

    看过觉得卫生条件确实还算过关才同意于朵住这里的。

    她之前腿脚不便,这走路方便了就溜达着过来了一趟。

    “关大爷,到时候您多喝两杯。”

    关大爷笑着点头,“好!不过你们家真的太客气了。其实之前高老师也给我们的生意凑钱了的。”

    这常家和顾家的小子都还不错的样子。

    “都是应该的啊。”

    常宁便载着于朵一起往机械厂去听英模报告会了。

    胡桂芬在窗口盯着,啧,又换了一个年轻人来接送啊。

    不过这个显然不如之前的那几个。别说小轿车,摩托车都没得一辆。

    (她没看清骑摩托车和开小轿车的都是顾朝暮)

    就可惜自己没有相机啊!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于朵问道:“师兄,还是你自己的钱买的啊

    ?”

    (s)?()

    她已经听高老师说了师丈补发了两万多工资的事。

    (s)?()

    两万多,都够买一辆小轿车了。

    ③想看清澜皓月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吗?请记住[小&?说]的域名[(.)]③?来③小&?说③&?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③

    ()?()

    不过师丈他不用买,单位会配车的,还会配专职司机。

    ()?()

    “是啊,我虽然不像顾朝暮是学理工科的,但也攒了些小钱。”

    于朵道:“我觉得学外语以后也会是很吃香的。懂外语能给人辅导的也应该很能赚钱才是。”

    不管是高老师还是常宁,如果肯去给别人补课,一个小时叫价应该能到10元左右。

    常宁道:“哪有那个时间去给外人辅导啊?反正老头那里有两万多,月工资他俩加起来也有几百。家里还有一套房出租。我就不为钱操心了。左右考上大学,就能领补助,以后参加工作就有工资。”

    于朵惊讶地道:“你们家还有房子出租啊?在哪里?”

    应该不是高老师的房子,师兄会住这边呢。

    啊,她想起来了,华侨公寓。

    “华侨公寓,你不知道啊?”

    “想起来了。”

    那太大了,听说有150个平方呢。都快和他们废品站一样大了。

    而且听说里头还有240平的户型。

    主要华侨嘛,在国外地广人稀的地方待惯了。接受不了国内人均5平的居住环境的。

    当然是住得越宽敞越舒坦啊。

    于朵如今从人均5平的家里搬到自己一个人住12平的废品站单间,那感觉都好了不少呢。

    平时没人进正房西屋,那就是她的起居室+书房。

    但让华侨从国外宽敞的小别墅搬到太窄小的地方住,那肯定就由奢入俭难了。

    师丈当初怕也是嫌早期的宿舍小了,这才买一套房过周末。

    要是那房子小一点,还可以帮二姐问个价。她不是一直在找出租的房子么。

    但这么大,感觉不太适合她们母子两个住。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