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而且,那个地段租...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而且,那个地段租金怕是要百八十块一个月了。

    这租房的花费也太高了!哪怕二姐那个行业现在挺赚的。

    但又不能保证以后一直能这么赚。

    甚至如今,会不会哪一趟就全被抢了也说不好。

    好在那些人主要是劫财,并不害命。

    那么大、那么好的房子租上几年,租金都够在团结湖小区买一套了。感觉非常不划算!

    于朵如今的消费观念,还是接受不了一年花上一千去租房子。

    她们家的房子,市价也才三四千元的。是父母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分得的福利。

    因为有这个房子,哥嫂都不能再享受分房福利了呢。

    不过高老师是真的否极泰来了。

    华侨公寓的房子单价比团结湖小区高多了。150平,怕是能卖到五万以上。

    现金还拿到了那么多。

    天啊,一套房子五万!

    不过,1962年8月开盘的时候,人家就是一百多一平了呢。

    那会儿国家一穷二白,也只有华侨拿得出两万以上买套房。

    高老师还找于朵商量,师丈那里补发了十年的工资。足足有两万多,可以怎么做投资呢?

    因为师丈也是个不管这些事的主。

    平白放在手上吃那4%左右的年利息,高老师感觉有些亏了。

    存一年定期,这也有900块左右一年。一个月75块,比于承的工资还高。

    这要投资,肯定是期望年回报比900要高啊。

    甚至存的年限高一点,一年1000的利息也能拿到。

    但于朵接触的层面,暂时没有需要这么大投资的地方。

    这个废品站她和关大爷一人120就开出来了。毕竟废品收购价每斤是按分计的。

    而且他们第一周就出了两车货,资金转动得还算快。然后又有古董那块顶着。

    于朵自觉自己目前还是一个井底的小青蛙。

    高老师当时道:“可惜现在不能合法的开出租车,不然买一辆租给司机开挺好的。目前不少人出行也有打车的需求。”

    于朵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徐然大哥那五辆三轮车。

    听二姐说一个月他作为组织、管理的人能赚两三百块。

    所以原本他其实是可以小富即安的人。

    不过跑了南方两趟,肯定也激发了他的野心啊。他答应继续合作,不只是为了陪二姐。

    他们那一伙知青,如今混得最好的就是钟言。

    团结湖小区的楼房住着,小轿车开着。

    而且黑市在继续运转,货车车队也在继续往南方运稀罕物件回来买。

    他们水果生意做得很好,就前些天于朵还看到黄毛等人拉了一车椰子到幸福里附近来卖。

    而且听王大妈说,如今渐渐的百货也在介入,甚至衣服也在开始卖了。

    不过没去西单练摊,就在自家黑市里卖。这是相辅相成的。

    这些北方的稀罕物件可以增加

    黑市的客流量,也可以借助黑市的人气尽快出手。

    估计钟言和朱丹两口子月入都是几千吧。

    啧,如今人人艳羡的万元户对他们两口子来说,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月入而已。

    于朵感觉贫富差距在渐渐拉大了。

    他们这算不算是成功跨越阶层了呢?

    钟言的这些‘成就’对其他人,肯定也是个刺激。

    二姐不用说了,赚大钱对她都成执念了。

    对其他人,别说徐然大哥,就是陈恳大哥估计也受刺激不小。

    不然他不会还想着自己就入股,不参与运营。

    不过他这想得确实太美,直接就被徐然大哥和二姐把他排除在外了。

    如果高老师买辆车租给开黑车的人,其实性质和徐然大哥搞的差不多。

    徐然大哥手下的师傅,骑一辆三轮车一个月都能赚两百多,再上交两成给他。

    那黑车司机一个月赚的会不会上千啊?

    这样的话,付给高老师的租金怕也得有200啊。

    这其实比买套房子出租还划算呢。

    但她肯定不能那么弄。

    (现在肯定都是黑车,没有政策就办不了经营牌照)

    徐然大哥没正式工作,家里也没谁端铁饭碗,他不怕。

    反正现在这么搞的人越来越多了,法不责众。

    但高老师肯定得担心对师丈有影响啊。

    她说等她回了外交部大院,再和其他那些同一个圈子的人商量一下合法投资的事。

    于朵的思路由此也打开了,所谓的出租车其实跟徐然大哥的三轮车队差不多吧。

    只不过,徐然大哥的三轮车队如今基本只能在火车站附近活动。

    去得远了,靠三个轮子的就太耗费时间了。

    但出租车不同,四个轮子的基本不受地域限制。

    而且越是远,可能越需要出租车。

    如今北京城的公交车线路也很有限呢。

    于朵觉得能理解那些开黑车的了。

    如果有钱买车真的可以搞个黑车车队。赚的肯定比徐然大哥的三轮车队多多了。

    反正等开始有政策了,就由黑转白嘛。该交的税绝不逃一分!

    他们现在也是没办法。

    政策出台,其实也需要先行者摸着石头过河,然后才能根据实践来制定的。

    在那之前,也只能整黑车。

    没有相关政策,除了国家和集体的厂矿等,其他所有商家都是黑户。

    不过,买一辆小轿车的成本价实在是太高了。

    国产的上海牌轿车新车都要两万五,就是旧车也得上万吧。

    这就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她先忙活中考,和关大爷一起守着废品站小富即安吧。

    不过,关大爷说的阶层跃升,小打小闹肯定是不行的。

    等中考之后,她得好好捋一捋了。

    于朵觉得挣钱真的是会有瘾的。如今光废品站,她一个月就入账一百多了。

    却越来越不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

    ()?()

    但是,如果人人都那么容易满足,这个社会可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呢。

    (s)?()

    不满才是向上的阶梯。

    ()?()

    师兄妹两人进了机械厂,就看到黄师傅在进大门的地方办板报。文字是写好了的,他在描插画。

    ?想看清澜皓月写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第 110 章 而且,那个地段租...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可能是被人不小心弄花了一点。

    他的年纪不属于今天下午能放假的那一批年轻人了。

    他一瞅见于朵就冲她笑了笑,然后又好奇的打量骑车载她进来的人。

    坐自行车后座算是很亲近的关系了啊。

    于朵便也笑着给他介绍,“黄师傅,这是高老师的儿子,常宁师兄。”

    黄师傅便恍然了,那难怪于朵这么快就和人一副很熟的样子了。

    然后他表情又有点不自然了。

    他之所以一见到于朵就瞅着她笑。是因为今天54青年节,厂子里让专门办的一版板报就是讴歌青年的。

    今天上午才办好的,插画花了他拿彩色粉笔过来重新描画一下。

    嗯,这一版就是讴歌的于朵等青年的优良品质,是有人的投稿。

    其实就是辛小二投的,只不过没用他自己的名字。

    他不想因为作者是他,让于朵吊在了别人的舌尖上。

    而且,他写的版本被辛部长枪毙了。

    因为他改来改去,上头还是很多对于朵的溢美之词。

    他是真心的,但说得太过其实对于朵不利。

    过犹不及!

    所以给领导写稿子出身的辛部长就手把手的教小儿子,怎么把于朵放到一群人里去,稍加突出。

    这样就不会太过显眼,说得太过了。

    而且,不要大书特书她照顾高老师的事。因为如今大家都知道她得到回报了。

    反而要多写写她帮助其他没什么名气的老人的事情。把她照顾高老师的事也放在里头就好。

    所以这会儿直接遇上了高老师的儿子,黄师傅一时表情就有点不自然。

    不过想想这写的都是真事儿,应该不至于忌讳才是。

    于朵和常宁原本都没看板报。这板报一般没什么新鲜东西,都是应付了事。

    不过也许人对自己的名字总是要敏感一些。

    于朵扭头的时候,眼光余光瞥到了自己的名字,就转过头来多看了两眼。

    还真写的是她啊!

    她看了几行,有点脸红。不太习惯被人这么直白地表扬啊。

    常宁是看到她的表情才留意去看的。

    看过他妈那段他笑了一下,“这执笔的人还挺厉害的,夸得特别的有分寸。而且涉及到不少让人能代入的人物。”

    于朵道:“黄师傅,这、这是你写的啊?”

    “不是啊。你知道我都这把年纪了,一般不会再有什么原创。”

    他就平时看看报纸进行摘抄。反正也没什么升迁的希望了。

    “不过这行文我还挺熟悉,像是辛部长的手笔。”

    辛

    部长当年也是宣传科出身的啊,然后被领导看重被调去替领导写稿子。

    后来就走秘书路线下放到基层领导岗位,一步一步升到如今。

    辛部长还在宣传科的时候,黄师傅就在了。

    那会儿辛部长很喜欢投稿,是出了名的才子。

    黄师傅办板报誊抄过不少他的文章。

    所以哪怕时隔多年,也能看出来这稿子经过辛部长的手。

    稿子是今早上王科长给的,让他赶紧誊抄到黑板上。

    于朵一愣,辛部长,不可能吧?

    不过,有可能是辛小二写了,找他老子给改了改。

    至于辛小二为什么投这篇稿,应该和关大妈在外头到处坏她名声有关。

    说实在的,关大妈的做法让于朵确实有些恶心。

    就连关大爷都说这么一个老太婆,很不好对付。真对她做什么,反而容易坐实了恶名。

    辛小二这个做法,也许可以帮她洗刷一下名声。

    毕竟确实有老人家站出来帮她说话了。

    但是吧,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所以这些做法可能都收效甚微。

    不过,她肯定是领这个情的。

    “黄师傅,报告会要开始了,我们先进去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黄师傅点头,“快去吧。()?()”

    于朵和常宁推着自行车往大礼堂的方向走。

    常宁问道:“那个关大妈的儿子是什么样个人?()?()”

    老太婆不好教训,套了麻袋打她儿子一顿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恶,欺负到他妹子头上来了。

    于朵苦笑,“如果她儿子是个坏的倒是好办了。可偏偏她儿子表现很好。之前在火车上遇到劫匪,还幸亏他奋不顾身帮我二姐保住了半麻袋货。而且,他知道以后,还约束住了他老娘。()?()”

    常宁叹气,那可就真不好办了。

    到大礼堂了,常宁去把自行车在车棚停好。

    两人一起从侧面的入口进去,辛明宇帮忙留的位置在前排。

    就不从正门进去,从最后一排一直往前走了。那太招人眼了!

    常宁一看大礼堂这个摆布便道:“这里是不是平时还要放电影的?”

    “是啊,我小时候很大一个乐趣就是跑这里来看电影。”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