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于朵已经有经验了...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朵已经有经验了,这样档次的私房菜馆是比较贵的。

    上次去的那处在城郊,多两个小孩,菜点得要多一个。

    当时花了八块。

    如今这家好歹多个御厨后人的名头啊。

    这个价是正常的。

    于朵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商家才能有证经营?”

    常宁道:“我正好要去一个有证经营的地方买东西。走吧,你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于朵刚才和他AA,十分的淡定。他觉得接下来要去的地方的价格她应该也能淡定接受。

    “什么地方?”如今有证经营的地方,那可是凤毛麟角。

    常宁道:“从前的六必居。离得不远。走——”

    于朵点头,步行过去,正好消消食。刚才的菜太好吃了,多吃了两口。

    大名鼎鼎的六必居她肯定听说过啊,从明中期(1436年)开到如今的老店。

    于朵兴致勃勃的想去看看明代奸相严嵩题字的大匾。

    去了才发现这儿改名叫‘红星酱菜厂’了。

    不用说,还是之前那十年给改的。

    嗯,这确实是有证的,特殊时期被收归国有了嘛。

    她皱眉,小声问道:“严嵩题的那块匾"

    那块匾听说这五百多年屡遭磨难,但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最险的一次是庚子国难,八国联军进京前夕。

    当时义和团烧洋货,火势蔓延过来把这里连累了。

    但大匾都被一个伙计冒着危险抢出来了。

    不是那十年被当四旧给破了吧?

    关大爷经常感叹破四旧毁坏了不少文物,于朵之前没法感同身受。

    但如果这块老匾被破坏了,着实可惜。

    严嵩人品不谈,那手字真的很好。而且,都保存了五百多年了啊。

    五百多年,就算是当初的一个酱菜坛子那也是古董了啊。

    何况是这!

    常宁看她站那儿感慨,停好自行车把她拉了进去。

    买东西的时候他跟一个自称在这里二十多年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

    “哦,开始是被当四旧,差点就被砸了。好在被保护了下来,现在在北京展览馆放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我们。”

    于朵这才松口气。

    常宁笑道:“你这是耳濡目染,受了关大爷影响吧?”

    “嗯。”时常听他痛心疾首的叨叨,自然是受了些影响。

    来都来了,于朵也跟着买了些五香萝卜干、麻仁金丝、酱八宝菜等酱菜。

    这在前清可是指定为御用佳品,民间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然后常宁载着她回家,下午的英语课时间要到了嘛。

    常宁骑得慢悠悠的,“于朵,你觉得到图书馆复习的效率如何?”

    “比自己一个人在家看书高。”

    其实她去补习班看过,如今也基本是自己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了。

    但复习了那么久,好多学生还是多少有些疲了。

    不可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专注度。

    她觉得在那样的环境里还不如自己复习呢。

    所以依然只是拿了资料就回来了。

    于朵报班也是图补习班那里统一报名参加高考比较方便,到时候她再去子弟校的补习班领准考证就是了。

    也不知道辛小二复习到最后这个冲刺阶段没有。

    他开始得太晚了!

    差不多是他大哥去了战场,他才真正‘醒过神’来的。

    然后去广西军医院二十多天,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还是师兄和顾朝暮大哥他们扎扎实实复习了两年,这会儿最踏实。

    其实算来她也算复习了两年吧,只是中间有半年的空档。

    常宁道:“我是打算每天都去的,毕竟是最后两个月了,冲刺的时候。既然你也觉得效果不错,那以后结伴吧。”

    于朵惊讶的道:“你每天来接我啊?”

    这、这有点受宠若惊了啊。

    “于我而言又不用多费多少事。”

    于朵道:“我有点不习惯。”

    还从来没人这么照顾过她,天天负责接送的。

    常宁道:“我都说以后我就是你亲哥了。”

    “我亲哥、我亲哥”待我并不好啊。

    常宁想起他妈说的于朵那个亲哥的事,尤其是让于朵这么小就去跟领导家的孩子相看了。

    “嗯,那我比亲哥还亲!你不知道,我有了你这个妹妹多高兴。就这么说定了,你不要再推辞!”

    他真的从小就想要个妹妹。

    可惜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他爸就去做了结扎。

    尤其于朵还这么漂亮、乖巧。

    等他们回到高家,于朵发现庭院里停了一辆特别漂亮的女士自行车。

    是那种西方少女风的,她在章编辑拿过来的海报上看到过。

    她第一反应是:这肯定不便宜!

    然后才想到:少女风的,肯定不是高老师自己要骑啊。这是,给她的?

    高老师从屋里走出来,“于朵,我和你师丈今天去逛商场看到这辆车,觉得特别适合你。你不是今年提前成年么,就当是我们送的成年礼物好了。”

    之前于朵看海报的时候眼底流露的喜欢,她自然是看在眼底的。

    只不过那时候她手头也紧。而且这是进口货,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正好,她今天和老常出去逛友谊商店,准备给发还的外交部大院宿舍添置东西。

    友谊商店建于1964年,专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服务。

    里头卖的东西也比较符合他们俩的审美。

    逛着、逛着就看到了有这么一辆。

    她一下子就看上了。

    一问价格,人家只收刀呢儿,要400刀。换算成人民币是600块。

    这个价有些贵,性价比不高。

    不过想到老常补发了两万多,自己又准备等于朵中考完继续接老章那里的翻译任务。

    她便决定要买下来送给于朵。

    老常也比较好说话,不等她出声就道:“这车挺适合于朵骑的。那孩子得有167、168吧?”

    400刀而已,想想于朵这几年照顾小敏所做的,他肯定没什么舍不得的。

    而且,那孩子婉拒了跟他们搬去外交部大院,脑子十分清楚。

    他确实也高看她一眼。

    让于朵一起搬过去是小敏的想法,他只是主动说出来而已。

    但小敏有些天真。

    她不知道以于朵的出身住到外交部大院,即便有他们庇护,私下怕是也要受不少闲气。

    她不可能老是找他们告状的。

    不过,那样的环境能够历练出来,将来他们再托举一下,肯定成就就不一般了。

    高老师点头,“是,她去年中考前体检量的是165。十个月都过去了,肯定又长了两三厘。喏,那麻烦你一下了!”

    人家只要刀呢儿嘛。

    友谊商店的货倒不是全部都只收外汇,但是有一些紧俏又稀缺的进口货就是这个规矩。

    老常便去找在这里工作的熟人。先跟人家换了外汇,然后再拿来把自行车买了回来。

    当然,人家的外汇也来之不易。他是承诺了回头要还的。

    等他上班了,去国外出差的机会应该不少。到时候国家是要发外汇补助的。

    可以攒来还给人家。

    那熟人还开车帮他们把自行车和买的其他东西一起送了回来。

    这会儿于朵看着这车,自然十分感动。

    高老师看她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忙道:“比起你师丈补发的工资,真不算什么。于朵,我是真心拿你当自己孩子看待的。

    常宁也道:“对,你千万不要拿自己当外人。你看我都24了,每个月伙食费还伸手向父母要呢。你自食其力比我好多了!”

    师丈也道:“这一辆自行车可以骑很多年的。以后你高中两年,大学四年,周末就骑上它到家里来。华国不是有一句老话么:长者赐,不可辞——”

    话说到这份上,于朵自然那就不好推辞了。

    等她上完了外语课,就骑着新自行车回去了。

    自然引来不少侧目。

    关大爷直接道:“你这车太好了!骑出去很容易被人撬锁啊。那些人什么锁都能撬开,真撬不开的锁可能比车还贵了。”

    这配套的锁看着倒是坚固,但真遇上老手也是中看不中用。

    于朵道:“那怎么办?”

    这要是被偷了,她得心疼死。

    有了这辆车她会十分方便的,就不用麻烦师兄每天接送了。

    图书馆她确实是想去的。

    今天上午三个小时,能顶她平时自己看四五个小时的效率了。

    贺山更是道:“这车商场里都没见过卖的啊。”

    于朵道:“是高老师和师丈送我的成年礼物。我也不知道哪买的。”

    她肯定不好细问啊。

    不过可以抽空去大商场看看,估计是最近到的新货。

    关大爷道:“你要是就在这方圆几公里活动呢,回头咱们提点礼物去找找人。就是这一片管那些撬锁的还有三只手的人,托他放个话出去。”

    于朵道:“这么上门人家能搭理咱们?”

    这听起来是这一片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头脑脑啊。

    “他欠我人情。防患于未然,也是给他省事了嘛。”

    不然真丢了,他肯定也要带于朵找那人帮忙追回来的。

    “我主要是骑到图书馆去看书。而且,人情还是别这么轻易用了。关大爷,你说主席怎么就能在闹市看书呢?平时日大家都格外放轻手脚,但我自己看书的效率也不高。今天去图书馆真的好多了。”

    “一般人能跟主席比么?骑太远了我那老弟肯定就管不到了,这些也都有活动范围的。那你就得自己多加小心了,停在有人看管的地方。要不然,你就得有个说一声,就立即有人去替你追讨回来的背景。”

    于朵摇头,“我哪来的背景啊?我爸早就挂墙上了,没挂墙上以前也就是个普通工人。我大哥也只是个普通工人。”

    在这里培训员工的徐然走过来,“于朵,你骑到陈恳的摊子上去,让他再给你加一把牢靠些的锁。”

    于朵决定采纳这两个提议,“我回头就停放在图书馆看管自行车的地方去。至于加锁,过了明天再去。”

    明天师丈和高老师请客呢。

    请完客,后天他们就要搬回外交部大院了。这两天他们也都在添置那个家需要的东西。

    所以明天她和师兄都不去图书馆。

    不过高老师说了,做饭的事情外包给了食堂的大师傅。

    让她上午还是好好复习,十一点左右到就可以了,也没请几个人。

    那十年明里暗里帮助她的也就这几个人。

    毕竟很多人自身都难保,又或者是害怕被卷入什么事情里。

    吃过晚饭,听说于朵有了新自行车的于凌、路璐、周慧跑过来看。

    她们听说是一辆特别漂亮的女士自行车嘛。

    如今女士车本来就少见,于朵这辆可比一般国产的款式还要好看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

    于朵已经有经验了,这样档次的私房菜馆是比较贵的。

    上次去的那处在城郊,多两个小孩,菜点得要多一个。

    当时花了八块。

    如今这家好歹多个御厨后人的名头啊。

    这个价是正常的。

    于朵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商家才能有证经营?”

    常宁道:“我正好要去一个有证经营的地方买东西。走吧,你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于朵刚才和他AA,十分的淡定。他觉得接下来要去的地方的价格她应该也能淡定接受。

    “什么地方?”如今有证经营的地方,那可是凤毛麟角。

    常宁道:“从前的六必居。离得不远。走——”

    于朵点头,步行过去,正好消消食。刚才的菜太好吃了,多吃了两口。

    大名鼎鼎的六必居她肯定听说过啊,从明中期(1436年)开到如今的老店。

    于朵兴致勃勃的想去看看明代奸相严嵩题字的大匾。

    去了才发现这儿改名叫‘红星酱菜厂’了。

    不用说,还是之前那十年给改的。

    嗯,这确实是有证的,特殊时期被收归国有了嘛。

    她皱眉,小声问道:“严嵩题的那块匾"

    那块匾听说这五百多年屡遭磨难,但一直都保留了下来。

    最险的一次是庚子国难,八国联军进京前夕。

    当时义和团烧洋货,火势蔓延过来把这里连累了。

    但大匾都被一个伙计冒着危险抢出来了。

    不是那十年被当四旧给破了吧?

    关大爷经常感叹破四旧毁坏了不少文物,于朵之前没法感同身受。

    但如果这块老匾被破坏了,着实可惜。

    严嵩人品不谈,那手字真的很好。而且,都保存了五百多年了啊。

    五百多年,就算是当初的一个酱菜坛子那也是古董了啊。

    何况是这!

    常宁看她站那儿感慨,停好自行车把她拉了进去。

    买东西的时候他跟一个自称在这里二十多年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

    “哦,开始是被当四旧,差点就被砸了。好在被保护了下来,现在在北京展览馆放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我们。”

    于朵这才松口气。

    常宁笑道:“你这是耳濡目染,受了关大爷影响吧?”

    “嗯。”时常听他痛心疾首的叨叨,自然是受了些影响。

    来都来了,于朵也跟着买了些五香萝卜干、麻仁金丝、酱八宝菜等酱菜。

    这在前清可是指定为御用佳品,民间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然后常宁载着她回家,下午的英语课时间要到了嘛。

    常宁骑得慢悠悠的,“于朵,你觉得到图书馆复习的效率如何?”

    “比自己一个人在家看书高。”

    其实她去补习班看过,如今也基本是自己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了。

    但复习了那么久,好多学生还是多少有些疲了。

    不可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专注度。

    她觉得在那样的环境里还不如自己复习呢。

    所以依然只是拿了资料就回来了。

    于朵报班也是图补习班那里统一报名参加高考比较方便,到时候她再去子弟校的补习班领准考证就是了。

    也不知道辛小二复习到最后这个冲刺阶段没有。

    他开始得太晚了!

    差不多是他大哥去了战场,他才真正‘醒过神’来的。

    然后去广西军医院二十多天,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还是师兄和顾朝暮大哥他们扎扎实实复习了两年,这会儿最踏实。

    其实算来她也算复习了两年吧,只是中间有半年的空档。

    常宁道:“我是打算每天都去的,毕竟是最后两个月了,冲刺的时候。既然你也觉得效果不错,那以后结伴吧。”

    于朵惊讶的道:“你每天来接我啊?”

    这、这有点受宠若惊了啊。

    “于我而言又不用多费多少事。”

    于朵道:“我有点不习惯。”

    还从来没人这么照顾过她,天天负责接送的。

    常宁道:“我都说以后我就是你亲哥了。”

    “我亲哥、我亲哥”待我并不好啊。

    常宁想起他妈说的于朵那个亲哥的事,尤其是让于朵这么小就去跟领导家的孩子相看了。

    “嗯,那我比亲哥还亲!你不知道,我有了你这个妹妹多高兴。就这么说定了,你不要再推辞!”

    他真的从小就想要个妹妹。

    可惜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他爸就去做了结扎。

    尤其于朵还这么漂亮、乖巧。

    等他们回到高家,于朵发现庭院里停了一辆特别漂亮的女士自行车。

    是那种西方少女风的,她在章编辑拿过来的海报上看到过。

    她第一反应是:这肯定不便宜!

    然后才想到:少女风的,肯定不是高老师自己要骑啊。这是,给她的?

    高老师从屋里走出来,“于朵,我和你师丈今天去逛商场看到这辆车,觉得特别适合你。你不是今年提前成年么,就当是我们送的成年礼物好了。”

    之前于朵看海报的时候眼底流露的喜欢,她自然是看在眼底的。

    只不过那时候她手头也紧。而且这是进口货,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正好,她今天和老常出去逛友谊商店,准备给发还的外交部大院宿舍添置东西。

    友谊商店建于1964年,专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服务。

    里头卖的东西也比较符合他们俩的审美。

    逛着、逛着就看到了有这么一辆。

    她一下子就看上了。

    一问价格,人家只收刀呢儿,要400刀。换算成人民币是600块。

    这个价有些贵,性价比不高。

    不过想到老常补发了两万多,自己又准备等于朵中考完继续接老章那里的翻译任务。

    她便决定要买下来送给于朵。

    老常也比较好说话,不等她出声就道:“这车挺适合于朵骑的。那孩子得有167、168吧?”

    400刀而已,想想于朵这几年照顾小敏所做的,他肯定没什么舍不得的。

    而且,那孩子婉拒了跟他们搬去外交部大院,脑子十分清楚。

    他确实也高看她一眼。

    让于朵一起搬过去是小敏的想法,他只是主动说出来而已。

    但小敏有些天真。

    她不知道以于朵的出身住到外交部大院,即便有他们庇护,私下怕是也要受不少闲气。

    她不可能老是找他们告状的。

    不过,那样的环境能够历练出来,将来他们再托举一下,肯定成就就不一般了。

    高老师点头,“是,她去年中考前体检量的是165。十个月都过去了,肯定又长了两三厘。喏,那麻烦你一下了!”

    人家只要刀呢儿嘛。

    友谊商店的货倒不是全部都只收外汇,但是有一些紧俏又稀缺的进口货就是这个规矩。

    老常便去找在这里工作的熟人。先跟人家换了外汇,然后再拿来把自行车买了回来。

    当然,人家的外汇也来之不易。他是承诺了回头要还的。

    等他上班了,去国外出差的机会应该不少。到时候国家是要发外汇补助的。

    可以攒来还给人家。

    那熟人还开车帮他们把自行车和买的其他东西一起送了回来。

    这会儿于朵看着这车,自然十分感动。

    高老师看她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忙道:“比起你师丈补发的工资,真不算什么。于朵,我是真心拿你当自己孩子看待的。

    常宁也道:“对,你千万不要拿自己当外人。你看我都24了,每个月伙食费还伸手向父母要呢。你自食其力比我好多了!”

    师丈也道:“这一辆自行车可以骑很多年的。以后你高中两年,大学四年,周末就骑上它到家里来。华国不是有一句老话么:长者赐,不可辞——”

    话说到这份上,于朵自然那就不好推辞了。

    等她上完了外语课,就骑着新自行车回去了。

    自然引来不少侧目。

    关大爷直接道:“你这车太好了!骑出去很容易被人撬锁啊。那些人什么锁都能撬开,真撬不开的锁可能比车还贵了。”

    这配套的锁看着倒是坚固,但真遇上老手也是中看不中用。

    于朵道:“那怎么办?”

    这要是被偷了,她得心疼死。

    有了这辆车她会十分方便的,就不用麻烦师兄每天接送了。

    图书馆她确实是想去的。

    今天上午三个小时,能顶她平时自己看四五个小时的效率了。

    贺山更是道:“这车商场里都没见过卖的啊。”

    于朵道:“是高老师和师丈送我的成年礼物。我也不知道哪买的。”

    她肯定不好细问啊。

    不过可以抽空去大商场看看,估计是最近到的新货。

    关大爷道:“你要是就在这方圆几公里活动呢,回头咱们提点礼物去找找人。就是这一片管那些撬锁的还有三只手的人,托他放个话出去。”

    于朵道:“这么上门人家能搭理咱们?”

    这听起来是这一片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头脑脑啊。

    “他欠我人情。防患于未然,也是给他省事了嘛。”

    不然真丢了,他肯定也要带于朵找那人帮忙追回来的。

    “我主要是骑到图书馆去看书。而且,人情还是别这么轻易用了。关大爷,你说主席怎么就能在闹市看书呢?平时日大家都格外放轻手脚,但我自己看书的效率也不高。今天去图书馆真的好多了。”

    “一般人能跟主席比么?骑太远了我那老弟肯定就管不到了,这些也都有活动范围的。那你就得自己多加小心了,停在有人看管的地方。要不然,你就得有个说一声,就立即有人去替你追讨回来的背景。”

    于朵摇头,“我哪来的背景啊?我爸早就挂墙上了,没挂墙上以前也就是个普通工人。我大哥也只是个普通工人。”

    在这里培训员工的徐然走过来,“于朵,你骑到陈恳的摊子上去,让他再给你加一把牢靠些的锁。”

    于朵决定采纳这两个提议,“我回头就停放在图书馆看管自行车的地方去。至于加锁,过了明天再去。”

    明天师丈和高老师请客呢。

    请完客,后天他们就要搬回外交部大院了。这两天他们也都在添置那个家需要的东西。

    所以明天她和师兄都不去图书馆。

    不过高老师说了,做饭的事情外包给了食堂的大师傅。

    让她上午还是好好复习,十一点左右到就可以了,也没请几个人。

    那十年明里暗里帮助她的也就这几个人。

    毕竟很多人自身都难保,又或者是害怕被卷入什么事情里。

    吃过晚饭,听说于朵有了新自行车的于凌、路璐、周慧跑过来看。

    她们听说是一辆特别漂亮的女士自行车嘛。

    如今女士车本来就少见,于朵这辆可比一般国产的款式还要好看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