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于凌她们几个过来...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凌她们几个过来的时候,废品站正吃晚饭呢。为了配合下午的生意,比正常推迟了半小时嘛。

    忙过了再吃,大家也要安心点。相应的,中午那顿也推迟半小时就好。

    晚饭,徐然等人就没在这儿吃了。他们就是中午搭个伙。

    于凌给的每人八毛钱要是吃两顿,那废品站就不划算了。

    于朵不是买了六必居的酱菜么,让王大妈一样拿了一点出来。这个,确实不便宜!

    御用佳品的嘛,而且五百多年历史,这是便宜不了啊。

    众人都没口子的说好吃,“不愧是六必居的酱菜啊。”

    关大爷直接拿酱牛肉来就酒,“现在叫红星酱菜厂了。”

    他让王大妈切成了粒状,说切片太奢侈了。

    这样每天切一片厚的,那就是一小盘肉粒。放到阴凉的地窖,可以多吃几天。

    这个主要是给他买的,其他人尝尝就好。

    关大爷从前偶尔接了给土夫子做鉴定的活儿,收了报酬也去买过六必居的酱菜。

    所以很清楚这个新名字。

    就是如今废品厂开起来,也有两拨土夫子趁夜来过。

    于朵知道以关大爷对古物的热爱,说这话绝对是在开嘲讽。

    这取名字的水平确实比严嵩可差多了。

    看到那三个姐姐带着大杂院的几个小朋友进来,关大爷笑了起来。

    “喏,过来看你的新车的。”

    自行车不便宜,就算像之前邱新梅当了年度先进得了一张自行车票,也还要差不多两百块才能买到。

    如果是要去黑市上弄票,就还得添50。

    所以一家子如果要买,多半也是像于承他们一样,就买一辆二八大杠。

    这样一家三口、四口出门都够了。

    女同志也可以骑二八大杠嘛,就是不方便一点而已。

    所以,女士车在这一片是极少见的。

    不过少见,终归还是有。就两百出头一辆,再搭上一张自行车票。

    但据说于朵这辆特别的漂亮、特别的拉风。

    路璐和周慧看到于凌吃了饭在屋檐下站着,就过去一边一个把她夹带过来了。

    说一起过去看于朵的新自行车。

    然后于鹏、娜娜和几个小伙伴也跟着过来了。

    听了她们的来意,于朵有些好笑。她搁下饭碗,起身回西屋把车推了出来停在庭院里。

    “看吧,随便看。”

    众人围着看了起来,周慧道:“这怕是两百多买不到吧。”

    于朵道:“我也觉得。”这应该是进口货。

    漂亮国进口的小汽车比国产的上海牌轿车至少要贵一两倍。

    按这个比例,她猜这辆车怕是要五六百。

    不过,骑着确实很省力、很舒适。再说了,就光是漂洋过海的路费也要收不少啊。

    几个大人不但看了,还在附近胡同试骑,笑得嘻嘻哈哈的。

    于朵的东西一向大方,不然她们也不会特地过

    来看了。

    几个孩子也上去后座试坐(s)?(),

    被载着走。

    一时()?(),

    整条胡同的人都看了过来。

    这是有些张扬()?(),

    但于朵这会儿也没法藏着、掖着。

    再说了?(小$?说)?[(.)]?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无人嫉者是庸才!

    她没可能一辈子藏拙。

    暗中自然也有人撇嘴,譬如胡桂芬这种本来就看废品站哪哪都不顺眼的。

    切,得了辆自行车也这么张狂!人家骑摩托还没这样呢。

    晚一点,江莹也过来了。

    她刚下班回到家,听说大杂院里的人跑去看于朵的新自行车,本来还有点好笑。

    但听人描述了那辆车的样子,她家门都没进就跑过来了。

    远远一看,就是这辆啊,她的梦中情车!

    她跑过来,“给我骑骑!”

    等江莹骑着兜了一圈风回来,于朵也吃完晚饭了。

    江莹推着车进了废品站,“我去友谊商店无意间看到这样的车,当时就迈不动道了。”

    路璐问道;“多少钱一辆?不便宜吧。”

    “便宜?有钱你都没处买。人家只收刀呢儿!400刀,算下来要600人民币。”

    不说别人,于凌都吸了一口气,国产的能买三辆了。

    就算是她,都觉得好贵!

    不过想想高老师家从前住的都是华侨公寓150平的房子。

    而且还只是周末一家子去住一住。

    她又觉得她们家买这样的自行车才正常了。

    不过,关键还是江莹说的,有钱都没处买。

    不是说你舍得花600块人民币,人家就会卖给你。

    我们国家外汇奇缺。去年公费去漂亮国留学那50个人,那全是民族精英了啊。

    国家公费给他们做了西装、配了高档行李箱。

    但外汇,统共就给了50刀让领队揣着,以备不时之需。

    意思能不花就不要花!

    也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这半年,沿海开始渐渐有了外国人来旅游、考察投资环境。

    国家才从他们手里收到了用于衣食住行以及投资的少许外汇。

    外汇储备比去年略好了那么一点。

    但老百姓仍然是没资格去银行换外汇的。

    国家都缺得要死,怎么可能换给你?

    友谊商店这种高档地方,本来就是为全世界各国远道而来的客人服务的。

    东西一个是贵,二个还有不少进口货。另外还有不少关于华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也在卖。

    确实是收外汇的商品比较多,就是为了替国家挣外汇的嘛。

    能去那里头消费的华国人,凤毛麟角。

    江莹是因为前段时间有外国工程师来机械厂考察,突然感觉有些不舒服。

    这才就近在厂医院治疗了一下。

    然后人家住院期间要出去逛友谊商店,她拎着医药箱作为陪护跟着坐小轿车去了一趟。

    不然平时,她也是不会往那里头迈步的。

    那就

    不是普通人去的地方。

    ?想看清澜皓月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路璐道:“高老师的爱人是外交部的司长,他们进里头去买东西也正常啊。”

    (s)?()

    说着看于朵一眼,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让你遇上了?

    ()?()

    不过看那板报,再想想于朵平时为人,她对老的、小的确实都很好。又不是有目的、针对性的去帮助高老师。

    ()?()

    再说了,子弟校那么多人,也只出了个于朵。

    但看看这车,还是好羡慕啊。

    江莹更是眼睛落在上头都有些挪不开。

    不过,她也知道就算加钱于朵肯定也不会把车让给自己。

    没这个道理嘛,人家老师送的。要是转卖出去,那怎么交代?

    路璐感慨道:“这人和人的差别真大啊!”

    她和高老师都是子弟校的老师,但是.

    于凌道:“是啊,所以我去下乡十年,你没去啊。走了,回去了——”

    天啊,她这个当亲姐姐的都要嫉妒了,更不要说别人。

    等到众人离开了,关大爷问于朵,“怕不怕出这样的风头?”

    于朵道:“这辆车确实是我的心头好。这风头出了就出了,就是有些辜负辛小二刚帮我投的稿。”

    虽然辛部长的文章夸得很有分寸,但她得了这样大的好处,那洗白的效果肯定就大打折扣了。

    “什么投稿?”

    于朵便把机械厂和居委会青年节的板报上有辛明宇投的稿件,赞美她尊老爱幼,是新时代好青年的事儿说了。

    关大爷笑,“他还挺有心的嘛。”

    他准备明天溜达着去居委会看看。

    于朵把车重新推进去,“对了,关大爷你原姓是不是姓瓜的?”

    关大爷瞪她一眼,“你才姓瓜呢,你全家都姓瓜。我是汉人不是满人。再说满人的‘关’人家也是瓜尔佳氏,不是姓瓜。”

    死丫头,肯定故意这么说的。

    他要真是满人,她搞不好哪天就没大没小的喊他‘瓜大爷’了。

    “哦,这样啊。”

    于朵和关大爷说起中午吃的那一餐,据说是御厨后人做的。

    问他是不是瓜尔佳氏,也是想问问他祖上吃过御厨的饭菜没有。

    嗯,这事儿跟贺山等人就说不着了。

    你跟人家说一顿吃了九块。

    人家一个月基本工资才二十来块呢,听着能舒坦啊?

    关大爷挑眉,“你还挺舍得花钱在吃上头嘛!”

    “确实好吃啊,就偶尔去搓一顿!而且我一想那天西餐人均50左右,我就觉得中午那顿还挺划算。”

    关大爷道:“那是你吃不出西餐的精髓。而且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啊。”

    于朵继续道:“还有,我更喜欢辛明宇妈妈手腕上的瑞士手表,而不是我大嫂戴的国产表。”

    关大爷看着于朵,“你想说什么?”

    “我是不是虚荣心很强啊?”于朵一脸真诚的问道。

    关大爷道:“人肯定都想要好东西啊!只要你的收入水平负担得起,这就

    不叫虚荣了。你会觉得高老师骑600的车、何副厂长戴大几百的瑞士表是虚荣么?()?()”

    于朵摇头,“不会。何副厂长一年收入怕是得有2000,她花大几百买个瑞士表戴正常。高老师一个月在翻译上能挣七八百,她骑个600的车也正常。?(%?)_[(.)]?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以,努力挣钱呗。还有啊,这600的车你也不是配不上。这不是什么虚荣!()?()”

    关大爷小声数给于朵听,“你之前誊抄文稿,一个月能挣50是吧。()?()”

    于朵点头,“对,不过千字涨价是因为高老师的稿件质量好。我是坐的顺风船。”

    她之前办了那么多板报,算千字的话值不少钱了。

    可最后换到的也就是机械厂的一些劳保产品。

    “你不是也在学英语么,过两年没准自己也能挣这个钱了。而且,你当初照顾了高老师多少啊,她对你有所回报是应该的。不过她确实回报得不少,但这是因为她的身份决定的。就是她说的,对比她男人刚补发的两万多工资,还有她一个月搞翻译能挣的,这真不算什么。雪中送的炭能用正常的炭价形容么?另外,你卖收音机多的时候一个周日能挣十多块的工钱。那一个月又是50。”

    于朵道:“那主要是打着人家京大物理系霍教授的旗号。并不是我推销的技巧有多好。”

    “但是顾朝暮就是信得过你啊。让他另外找个售货员,多浪费时间啊。他那种人的时间可值钱得很。然后还有咱们废品站,光是废品这块,你一个月现在能分150了。以后还有得涨!古董那块,只多不少。”

    于朵挠头,“可这大半是因为您老人家啊。这废品站我出的力真的不多,而且可以替代。尤其古董生意,我几乎没有出一丁点力。”

    她可以想象得出来,自己得了这么贵一辆自行车,以后可以想见的还能沾更多的光。

    肯定会不少人在背后说小话。

    如今女孩子的价值,大多还是因为父兄的社会地位来决定的。

    她跟高老师一家没有血缘关系,肯定有人认为她没这个资格。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