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赵贞吉的话音落下,何茂才在思衬许久后,方才从座椅上起身,俯下身体,给出了回应:“禀巡抚大人,好像是有那么几个!”
    赵贞吉听闻何茂才此话,在沉吟片刻后,将目光从何茂才的身上收回,缓缓道:“行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不需要本官多说了吧!”
    “是,巡抚大人,下官明白该怎么办!”
    何茂才见此情形,当即低下头,恭敬应声道。
    第七百一十一章 巡抚大人,您下命令吧!
    一夜的时间眨眼便过,杭州府衙门。
    自从马宁远在狱中自杀身亡以后,由于朝廷迟迟未曾派遣新的杭州知府前来赴任,因此,衙门的一应事务,皆由衙门的两名同知负责。
    而这两名同知,为了能够顺利转正,彼此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攻讦不断。
    同知,本就是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官,理论上距离知府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但就是这一步之遥,却如同天堑,毕竟,知府可是正四品官,掌一府之政令,负责治理百姓、审理讼案,考核属吏,权力极大。
    只要迈过了这一步,就可以说是正式踏入了高级官员的行列。
    别的暂且不谈,光是那身绯色官袍,就是无数人穷极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
    也正因为如此,身为同知的尹忠,十分感谢马宁远。
    倘若马宁远不在狱中自杀身亡的话,那么他至少还得熬个七八年的资历,才有可能转正。
    尽管马宁远自杀一事,处处透着蹊跷,但是尹忠却明白,在马宁远死去以后,他的家眷亲属,都将受到很好的照顾。
    而事情的发展也没有出乎尹忠的预料,在马宁远死去后不久,便陆续有人前去慰问马宁远的家眷,据说其中还有京城的高官!
    尹忠在得知此事以后,感到大为震撼,同时,他也隐约猜到了马宁远的那桩案子,牵连甚广。
    倘若将事情的真相全抖出来的话,那么朝野上下,很快就要大地震了,京城的那些高官们,将人人自危。
    在尹忠看来,马宁远的这桩买卖十分划算,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子孙后代的前程。
    换做是他,他也一样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上,就算尹忠想替京城内那些高官们卖命,也没有机会。
    首先他没有合适的人代为引荐,其次,他官职低微,能力平庸,人家根本瞧不上他。
    ……
    “唉,要是能够在新上任的巡抚大人面前,做出一番成绩,说不定就能够转正了!”
    “只是这政绩从何而来啊,又不会平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
    房间内,只见尹忠将处理完毕的公文放至一旁,如此感慨道。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尹忠见此情形,不由得眉头微皱,沉声吩咐道:“进来!”
    话音落下,只听‘吱呀’一声,房间的门被推开,一名胥吏迈步走了进来,慌慌张张地向尹忠禀报道:“同知大人,大事不好了,府衙外突然聚集了许多百姓,说是有冤!”
    尹忠在从胥吏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满是不屑之色,摆了摆手,下意识地开口道:“这群不知好歹的刁民,巡抚大人刚上任不久,就敢聚众闹事,公然喊冤,他们把官府的脸面置于何处?”
    “把这群刁民都轰远一点,别碍了本大人的眼!”
    “遵命,同知大人!”
    那名胥吏闻言,刚想迈步离去,谁知却被尹忠出言叫住:“等等,先别急着走,把那些喊冤的百姓,都叫到公堂来,本官要亲自审理!”
    待尹忠的话音落下,只见那名胥吏的脸上满是犹疑之色,站在原地,迟迟未曾有任何动作。
    毕竟,尹忠的命令,前后矛盾,万一到时候出了事情,还得让他来背锅。
    随后,只见那名胥吏鼓起勇气,看向尹忠所在的方向,小心翼翼道:“同知大人,小的愚钝,到底是将那群刁民驱散,还是将他们叫至公堂,还请大人明示!”
    尹忠闻言,瞥了那名胥吏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本官刚才的话,难道你没听见吗,把他们都叫到公堂上来,本官要亲自审理此案!”
    那名胥吏在得到具体的吩咐后,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同知大人!”
    待那名胥吏迈步离开以后,只见尹忠从座椅上起身,在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后,便向着公堂所在的方向走去。
    就在不久前,尹忠突然想到,这也勉强可以算作政绩啊!
    要是事情不麻烦的话,他当场就给办了,要是事情棘手的话,到时候再向上面汇报便是。
    眼下正值关键时刻,能否顺利转正成杭州知府,就全看这一哆嗦了。
    总之,要让上面的人看到你在做事,实在不行,多在上司的面前露露脸,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
    此刻,尹忠身着青色官袍,威风凛凛地坐于公堂之上,旁边站着两列手持杀威棒的衙役,看上去威武异常,一旁则是负责记录案情的值堂书吏。
    “升堂!”
    话音落下,只见尹忠大喝一声,猛地一拍桌上的惊堂木。
    随后,只见那些衙役将手中的杀威棒,如同捣蒜一般,不停地从脚边落下。
    “威——武!”
    在这之后,只见尹忠看向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差役,沉声吩咐道。
    “把刚才那些喊冤的人带上公堂!”
    “是,同知大人!”
    待话音落下,先前那些聚集在府衙外喊冤的百姓,很快便被悉数带上了公堂。
    在那些聚众喊冤的百姓被尽数带上公堂以后,只见尹忠将目光从那些百姓身上一一扫过,出言询问道:“本官问你们,冤从何来啊?”
    “大人,去年的时候,我家的土地,被嘉兴袁家强行霸占了!”
    “大人,我也是!”
    “大人、大人……”
    很快,尹忠便从那些百姓的口中,了解到了大致的情况。
    这些聚集在府衙门口喊冤的百姓,都是被嘉兴袁家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强行霸占土地的人,以往的时候求诉无门,如今方才敢大着胆子,向官府告状。
    待那些百姓将案情叙述的差不多了以后,只见尹忠转过身来,看向一旁负责记录案情的值堂书吏,出言询问道:“案情都记录清楚了吗?”
    那名值堂书吏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将从座椅上起身,恭敬应声道:“禀同知大人,案情已经记述清楚,其中并无半点错漏之处!”
    尹忠在从书吏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旋即,只见其重新看向那些喊冤的百姓,紧跟着开口道。
    “嗯,你们的情况,本官都知道了,先回去吧,本官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那些百姓见尹忠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纷纷跪伏于地,不停地向其道谢。
    “多谢大人成全!”
    “多谢大人替小的伸冤,大人的恩情,小的没齿难忘!”
    “青天大老爷!”
    毕竟,这其中涉及到了嘉兴袁家,在这之前,可没有官员愿意惹麻烦上身,替他们做主。
    而他们今天,之所以会聚集于府衙门口,也是因为收到了官府将要收拾袁家的风声,因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官府伸冤。
    待那些百姓悉数离去以后,只见尹忠转过身来,看向值堂书吏所在的方向,出言吩咐道:“把案情好好整理一番,待会儿本官要亲自去向按察使大人汇报!”
    “是,大人!”
    对于尹忠的话,那名值堂书吏自然不敢违背,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恭敬应声道。
    ……
    另一边,按察使司衙门。
    当尹忠带着被书吏整理完毕的案件经过,来到按察使司时,才猛地发现,布政使郑泌昌居然也在这里。
    见此情形,尹忠自然是不敢怠慢,在颇为干练地将案件的经过,都叙述了一遍后,不敢有丝毫停留,当即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