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博士也并不专治六经,学术方面有所专长即可。
    而博士可以参与廷议,讨论国策,进言献策。
    博士部可称之为大秦的智囊团。
    ——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始皇帝的计划本就是以怀柔的方式,以文化达成统治天下人心的目标。
    但是嘛,进度不佳。
    博士部中占主导地位的儒生博士们,以冷漠回应始皇帝的热情,以高傲消极,应对始皇帝的谦卑真挚。
    ——原本直到秦灭都一直是这样的。
    但历史在这一日劈了个叉。
    这一日,一个名叫刘季的无赖街溜子,奉旨入职博士部。
    成为了一名不知道学术专长的博士。
    硬要把刘季归属于某家的话,那他姑且能算作诸子百家中的名家‘辩者’吧?
    毕竟嘴皮子厉害,也勉强算符合名辩之学。
    刘季入职博士那一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暂时不得而知。
    只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去猜测一二。
    据说那一日——
    “……儒生博士的领头人淳于越,出殿时脚下踉跄,头脸充血,大喘粗气,有怒极之象。”
    “当天黄昏又传出消息,淳于博士府上延请了
    医官。第二天一早,就有他被刘博士气得咳血的传言传出。”
    “而且这个传言的真实性并不小,只因之后三日,都不见淳于博士出现在博士部。”
    以上,是‘总工头’扶苏到章台宫汇报修路任务的进度时,给仙使好友带来的最新消息。
    周邈:“……我单以为,刘季就是一个无赖街溜子,原来是没用对地方的人才啊!”
    吃到大瓜的周邈整个震惊了!
    “要说我第一讨厌赵高,第二讨厌胡亥,第三讨厌的就是那群儒生!
    置酒咸阳宫时,儒生们给始皇陛下摆的坏脸色;后来泰山封禅时,鲁地儒生讥讽始皇陛下。每一桩每一件,都是我讨厌这些儒生的原因。”
    “结果刘季一日功夫,就把儒生们嘎嘎乱杀了?”
    他都要对刘季另眼相看了好吗!
    扶苏虽不知刘季身份,但也震惊于他掀起的风浪。
    “确实匪夷所思。”
    嬴政旁听完八卦,若有所思道:“或许可以把刘季引见给左丞相。”
    隗状负责科举制施行一事,但当前进度不佳。
    事实上,造纸术早已攻克,大量抄造出的白纸,已经逐渐取代咸阳的公务简牍。
    此时嬴政面前龙案上摆着的,就已不再全是木牍竹简,有一部分就是用白纸书写的公文奏折。
    至于配套的印刷术,工匠们对雕版印刷术早已驾轻就熟。石磨好物和劁猪神通,也都已雕版印刷了上万份,传往各郡县乡里。
    甚至已经开始在研究活字印刷了。
    造纸术和印刷术,本该是为印刷科举教材而准备的。
    但隗状却卡在了编写科举教材、划定科考内容这一步。
    周邈只负责向始皇陛下倾倒知识,后续实践运用就不关他事了。
    不能说他懒,他是真没那才干和能力去帮忙。
    扶苏在受过仙使好友的一顿骂之后,醒悟了过来。
    为了历练他,陛下派他去当‘工头儿’统筹修路。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主动开始更加关注大秦各项政策实务。
    关于科举制的实施,扶苏也略有了解:“将刘季引见给左丞相,此举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陛下此计甚妙。”
    嬴政看向长子扶苏,眼神中有惊讶之意。
    “棒!”周邈向扶苏竖起大拇指,“终于知道多多夸奖陛下了!”
    扶苏赧然,“扶苏只是……尝试说出心里话。”
    嬴政表情不变,可眼底终究柔和了些许。
    “说来听听。”
    扶苏明白陛下所问为何,于是心中组织一番措辞之后。
    就开始长篇大论地分析:“科举分科,暂定分明法、明算、明字和进士四科。”
    周邈:完全不知道(-ω-)
    “明法科的科举教材,作为法学大家的廷尉忙里抽闲,挑灯夜战,仅一旬时间就定了初稿。
    将《刑狱律》、《民事律》、《公务律》三本明法科参考书目,交予陛下审阅过后,又花费半旬复核修订,已经定了终稿。”
    周邈:完全不知道(-ω-)
    “明算科的教材,也成稿很快。”
    诸子百家中的数术并非显学,数术家们性情也大都耿直。
    现在数术竟成了大秦科举四科明算科的主考内容!
    说明什么?说明数术成为显学就在眼前啊!
    “……数术家们当即把《算表》、《九九表》、《算书》*等学派著作搜集整理出来。
    挑最实用最经典的内容编写成三册,上交审核,并最终定稿。”
    周邈:完全不知道(-ω-)
    扶苏继续说:“明字科的教材编写,最为容易……”
    始皇帝统一文字,而李斯作为小篆的推广者,他就是明字科教材最权威的编者。
    于是能者多劳,李斯再次上阵,整理整理现成的资料,编写出了大秦版《说文》、《字林》和《训诂》,作为明字科教材。
    复读机周邈:完全不知道(-ω-)
    但是李斯是真的能干又好用啊,一人顶俩、顶仨。
    扶苏说到最后时,神情变得晦暗:
    “前面三科都已经完成了教材编写,进士科却还没能开始……”
    进士科主考经学和时务策论,附加诗赋。
    除了彰显高尚情操和品味修养的诗赋,经学和策论都避不过儒学
    。
    而且嬴政在决定尝试施行‘儒皮法骨道家脑’的国策时,就更不可能绕过儒学了。
    绕不过儒学,自然也就绕不过儒生。
    大约是察觉到始皇帝的重视态度,以淳于越为首的博士部儒生们,就更加高傲沉默了。
    但刘季却将淳于越气到咳血卧病在床……
    “若刘季是因为得知朕的困扰,而特意献上了投名状……”嬴政霸气一笑。
    “那朕就接下了。”
    扶苏笑道:“让刘季配合左丞相,会收获奇效也不一定。”
    无赖街溜子嘴强王者的刘季,简直天生克制引经据典讲大道理的儒生。
    #刘季天克儒生!#
    “……好吧,如果他能替陛下解决儒生的问题,那我也不是不能给他好脸色。”
    为了始皇陛下,周邈可以妥协。
    #谁会给对家好脸色啊!但如果能帮陛下解决难题,那他会给#
    晚些时候,博士部中。
    在儒生博士们敢怒不敢言的目光下,岔开腿箕踞而坐,悠闲自在的刘季,接到了始皇帝的传话。
    等到传话的宦者离开。
    刘季重新坐回去,笑得张扬:“乃公这不就受到陛下的重用了?”
    儒生博士众:你是谁老子呢!
    ……
    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改建咸阳道路交通的任务,也迎来了提前完工。
    第28章 刘季你的小伙伴们和老婆(bushi了)很好,现在都是我的
    一场季秋的暴雨过去,天地都被洗刷一新。
    天高云阔,山青水碧,整个世界都鲜亮起来。
    道路改建竣工后的咸阳,大街小巷更是焕然一新。
    云收雨停,咸阳黔首们也重新出门活动了。
    章台街旁的章台里,早已经搬进新家的喜乐,等天上雨停,就打整衣裳出门。
    “走了。”
    喜乐同阿父阿母和妻子招呼一声,拉开院门迈出腿。
    一脚踩在了暴雨洗刷过的巷道石板路上。
    脚下的石板石面拉槽,平整却不溜滑,铺得是四平八稳,全无空鼓起翘,一脚踩上去稳稳当当。
    明明是暴雨过后,巷道里却没有一个积水的水洼。
    只因汇成的每一股雨水,都顺着路面肉眼不可见的倾斜坡度,流到了路两边低处。
    又从每隔一段就有的格栅式井盖上,灌进了城市下水道里,最终汇入江河。
    喜乐也为自己的震惊感到好笑:仙使座下神兽铺的路,怎会不平整防滑?又怎会有水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