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经过左邻二树家门前,道路竣工后二树也归家了,正在院中捆扎笤帚。
    看见他后,扬声招呼:“喜乐,去哪儿呢?”
    喜乐笑答:“去接一个城外的友人来家做客。”
    “噢,那快些去。”
    之后的这一段路上,喜乐一连经过三户人家的门前,也一连被问了三次去向,他都一一耐心回答。
    邻里热情是其一,另外是因他们五户是一伍的,互相担有检举的职责。
    否则一旦伍中某人违法犯罪,而同伍之人却未曾检举,也会被株连,共同论罪。
    因此熟知伍中每人的去向,是邻里热情的表现,也是自保之举。
    五户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什伍各有长。
    喜乐正是他们这一伍的伍长,出门也就未曾受伍长盘问。
    但在经过他们这一什的什长家门前时,喜乐主动敲响柴门:
    “什长,可在家?我去城外接一友人来家,同你说一声。”
    是打招呼,更是报备。
    话落,柴门里传出什长的声音:“去吧,早去早回,
    莫生事端。”
    喜乐应下后告辞,继续前行。
    在经过里中的公厕外面时,隐隐有尿意升起。
    其实不尿也行,大街上每隔一段也有公厕,到时想上了也方便。
    但肥水不流外人田,里中公厕化粪池里的粪肥,以后都会分给各户人家肥田。
    因此各家的屎尿桶,每日都是提到公厕来,倾倒进粪池里。
    就连他们在外想拉想撒了,也是能憋就都憋到了回里中公厕再解决。
    喜乐心道:身为里中搬迁致富的小富户,又是一伍之长,他应当做好表率。
    #伍长做表率从把肥水留在里中公厕开始#
    喜乐于是拐道公厕。
    仙使座下神兽只建了三栏式公厕的地下部分,地上遮雨挡风的棚屋,是后来才由全里共同出力搭建的。
    章台里的里典,从来样样不愿落于人后。
    里典当时的原话是:“章台里离皇帝所在的章台宫最近,又是仙使座下神兽最先钻深井、挖公厕、铺巷道的里,公厕棚屋必须建得最好,否则我们还有何颜面在外行走?”
    于是便有了眼前的公厕棚屋,搭建得比喜乐家的新屋,都还更牢固更气派!
    喜乐进入公厕,里面分两排共四个蹲位,皆以矮墙隔断。
    里面保持得干干净净,没有屎尿溢洒的乱象。
    喜乐解了小手,又去厕中角落的木桶里用瓜瓢舀了一瓢水,回来小心地冲了蹲坑。
    “虽然难免也有些许尿骚味,可相比家中□□桶的隔间,也没臭多少。”
    他们里中公厕的清扫和担水,都是里中的各户人家轮值负责。
    许多里都像他们这样。
    但也有的里像大街上的公厕那样,雇请固定某几个黔首一直负责。
    不过殊途同归,咸阳城中所有的公厕,都被维持得很干净。
    据说廷尉还打算进言颁布厕律,以保持公厕的畅通和洁净。
    (周邈:……)
    喜乐从公厕出来后又继续赶路,小半刻钟,终于走出章台里大门。
    一脚踏上了各里之间用石砖铺成的支路——章台支路。
    外面支路上的行人就多起
    来了,仨俩结伴而行,边走还边闲谈——
    “这石砖砖面棱条凸出防滑,铺成的支路比里中的石板铺成的巷道,踩上去更硌脚……”
    “硌什么脚!我觉得顶一顶脚底板,更舒服呢!”
    “对对,我不是责怪硌脚,我也是想说踩上去感觉像按摩脚底,更舒服呢。”
    喜乐赶超两人,又听到前面三个人闲谈的也是这道路相关——
    “刚才那样大的暴雨才停下,路上竟然没有一个小水洼!”
    “那是!雨水都流进下水道里了啊,里中的巷道石板路,不也一样的干爽吗?”
    “就不知道外面的干路大街,是不是也没有积水?”
    喜乐不由得插上一句嘴:“仙使座下神兽修的路,怎会出现积水!”
    被插嘴的路人没有不满,反而深以为然:“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离约定的时候不远了,喜乐加快脚步埋头赶路。
    没一会儿就来到章台街干路上。
    喜乐踩在同样是石砖铺成的人行道上,对脚下已经不太惊奇,反而是道中的大路更让他震惊!
    正如他之前所说,路面竟完全没有积水!按理两侧人行道高于中间大路,路面上是会积水的。
    夯实的泥土路面上,非但没有一个小水洼,甚至似乎可说是整洁干爽。
    喜乐不由惊呼出声:“仙使座下神兽修建的这大马路,竟能如此顺畅导流不积水!”
    “这中间马路半点不泥泞,是真的结实!”一个在路面踩了几脚的黔首,跳上人行道,和喜乐分享感受
    喜乐赶紧东张西望观察:“你不知道前日咸阳道路改建竣工,昨日就颁下了道路律吗?”
    “人行道走人,中间马路走马;行人过马路,需在竖了指示牌的地方才能过。”
    这位黔首显然知道:“放心放心,我又没过马路,就是在马路上踩了两脚过过瘾,而且现在也没有马车影子。”
    “最主要的是,我看了,附近没有巡逻的卫兵!”
    “好吧好吧。”喜乐不再操心了,继续赶路。
    之后喜乐穿过数条大街,赶到了约定的地点:东城门桥头。
    咸阳城没有高大的外城
    墙,是以江河沟渠划分城内外。
    东城门也没有高大的城门楼,而是在护城河桥头前,设了一个关卡在此,数百卫兵轮值日夜看守。
    喜乐来到桥头,没有见到友人,大约是因雨耽搁了,就先退到一旁等候。
    在喜乐等得百无聊赖时,远目看见两队人马出现在桥的那头。
    仔细看去,两队人马都是远路而来的模样。
    喜乐作为伍长,又是有一些见识的。
    从衣裳和车马的蛛丝马迹,猜测两队人马或许是从楚地而来。
    ……
    桥头之左,车马满载资货,又有婢仆成群,长队蜿蜒不绝。
    左右和后方还有秦兵护送。
    桥头之右,几头老牛拉车,载着数个轻装包袱,一对年迈的老太公老媪,数名妇孺。
    唯有一个年轻女娘坐着马车。
    马车顶有棚盖、四方无壁,车辕上坐着两个隶妾相伴。
    同行其余青壮,则全靠脚力跋涉步行。
    两队人马在入城桥头狭路相逢。
    一队远路风尘而来,徒步跋涉,尘土满面,鞋袜裤腿被雨水打湿,一脚泥泞。
    一队悠哉悠哉,似游山玩水而至,游刃有余,光鲜亮丽,车马之上洁净干爽。
    此时,左边车队主车后的副车里,钻出一个张扬少年。
    看神态面容在十一二岁,看身长又较同龄者高大。
    这名少年正是项藉,感觉车队停下的时间稍久了些,不耐烦地钻出车厢查看情况。
    项藉先是看一眼唯一在马车上坐着的吕雉——历史上的未来,他软禁楚营两年半的女子。
    再看一眼坐在牛车上的刘太公——历史上的未来,他威胁要把人做肉羹的食材。
    接着就用贵族生来养成的倨傲轻慢,转头大声喝令前方车马:“作何停留!大道在前,尽管走就是!”
    咸阳就在眼前,项梁怕侄子生出事端,也从主车里出来,站在车辕上,居高临下看向对面队伍。
    相比项藉先看向吕雉和刘太公,项梁第一眼则是看向徒步的萧何和曹参。
    项梁向萧曹二人颔首示意,后者也遥遥回礼。
    “家侄年幼气
    浮,耐不住等候,吾等便先行一步。”
    项梁讲了礼仪,却也带着贵族高高在上的优越傲慢。
    真要讲礼谦让,萧何和曹参一行车简人少,让他们先行也不过是小半刻钟的事儿。
    与之相反,项家一行车马婢仆蜿蜒成龙,向后望不到尾。
    走在前面过桥,怕是没两三刻钟都走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