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郡县两衙官员第二日一早,在日出之前的平旦时分,就赶至泰山脚下,只等嬴政召见。
    恭谨姿态,足以得见。
    且还主动拉上了一车县试全部答卷,以及县试四科四榜名单,以备始皇帝陛下审阅。
    济北郡毗邻薛郡,博阳县又临近薛郡,鲁县科举窜科舞弊大案的诏告,在所有郡县中最早到达博阳县,被两衙官员翻阅。
    杀鸡儆猴的威力十成十!
    “通武侯在燕齐之地营建盐场,诸位可曾见过?”
    始皇陛下和隗状等人在浏览答卷时,周邈就与两衙官吏闲聊。
    他给王贲圈画的盐场选址,济北郡境内就有两三处,都是后世有名的如海兴、盐山境内的盐场。
    “回仙使
    !”仙使问话,两衙官员皆是正坐以待,此时郡守代表回答:
    “通武侯性诚,臣与其一见如故,结为好友。月前,臣方才与通武侯见过一面。”
    哦!王贲在外面新交的好朋友啊。
    周邈不由地就生出些信任好感,“他的盐场建得如何了?”
    虽然每月王贲都会驿传公文回咸阳,禀报盐场进度,但这不是近一个月没得到信了吗?
    “回仙使,估摸算来,通武侯率十万刑徒,已在勃海凹陷的内侧海岸,渔阳、广阳及巨鹿三郡的临海边,共建三个海盐场。加上济北郡两个,共有五个盐场。”
    这些都是周邈已经知道的消息。
    “上次见面,通武侯给臣赠送一斗海盐,入口尚有细微苦涩之意。通武侯决意回去改善,如今想来应当已学会仙使的炼盐神通,得到咸鲜纯正的精盐了。”
    “已经到这个进度了啊!”周邈欣喜道。
    冬天时勘探、选址、设计,春天解冻后,就开始营建五个盐场。
    夏季时,大力晒制海盐。当时还有公文寄回,汇报了晒盐法的省事、高产。
    等到现在秋季,才有空来提炼精盐。
    见仙使温和开朗,郡守也逐渐放开:“或许再过些时日,陛下和仙使就能收到通武侯寄来的精盐了。”
    ‘炼盐神通’面世之后,比海盐更快地先运用到蜀地的井盐上。
    如今咸阳君臣公卿都不再缺精盐吃了,不过王贲的海盐精盐又有非凡意义。
    “那可太令人期待了。”
    周邈和郡县官吏闲谈之间,大秦君臣们已经审阅完县试答卷。
    虽济北郡原也属齐地,却地势偏北,与燕赵接壤,孔孟儒学辐射已经减弱。
    首届科举的四科情况还算均衡,未有进士科独大的局面出现。甚至因为明字科最简单,而应试人数最多。
    ——这也正是大秦君臣乐于见到的。
    至于榜单排名,孰前孰后虽偶有差异,也能算作是考官兼阅卷官的正常个人偏好。
    总体上,济北郡博阳县的县试算是公平公正的。
    两衙官吏的觐见始皇帝之行,无惊无险地通过了。
    “好久不见通武侯,
    也不知他变成什么样子了。”在两衙官吏退下后,周邈随口感叹一句。
    大概真的是背后不说人,说人人到。
    当天下午,夕食之前,王贲拍马赶到!
    “拜见陛下!仙使好久不见!”
    嚯!
    大半年不见,周邈再见王贲,惊得后退一步!
    “通武侯,你变得好黑了啊!”
    黢黑黢黑的,黑炭一样!
    王贲:……委屈.jpg
    “臣常日奔走在盐场,难免晒得黑了。”
    “没事没事!黑点无妨,总算比扶苏看着更像武将了!”
    虽然还是没扶苏那么高壮,但在黑这一点上,绝对胜过扶苏!
    (远在咸阳的扶苏:哈秋!)
    王贲:……
    怼得王贲哑口无言后,周邈总算热情报喜:“陛下明天就要登封泰山,后天则降禅梁父山,你正赶得巧了!”
    “可以去找太祝叔孙通,叫他把你也安排进去。”
    王贲也是喜形于色:“那是赶得巧了!”
    蒙恬、冯劫同样在外,就没赶上随从陛下封禅,却叫他好运赶上了!
    嬴政:“去罢。过后父子可团聚一番。”
    王贲先去找叔孙通报备,确认明天封禅有他一足之地后,就去找儿子王离……
    “逆子!!”
    据说始皇帝登封泰山前一日晚间,行驾驻地外的护卫营中,有怒吼阵阵、惨叫声声传出。
    探寻之下,得知是王家父子上演了好一出父慈子孝。
    周邈:始皇陛下这是……向王贲告状?
    也对,博浪沙刺杀时,王离犯的错误虽非蓄意,却确实让始皇陛下受惊了。
    在论功过之前,受他父亲一顿教训,是他应得的!
    ……
    孟秋七月二十五,始皇帝嬴政登封泰山,仙使及群臣并百家博士随从。
    修理扫除后的山道平稳归整,沿着如屏风竖起的山峰直上云霄。
    队列一如礼祠峄山当日,始皇帝嬴政乘坐六抬辇舆,仙使周邈乘四抬肩舆,奉常官员抬三牲、礼器等物随后。
    大秦上卿及列侯乘两抬肩舆随从,中
    低阶官吏、百家博士及隶臣妾、士伍等坠后。
    登山封祭的人车长队,行在泰山山道上,连绵十数里之长。
    平旦时分,日夜交替之际,开始登山。
    三个时辰后,隅中时分,銮舆登至峰巅。
    峰巅之上,已新筑圆坛。
    坛广六丈、高六尺,仅留一抔土、一圆坑待填封。
    一如礼祠峄山时一般,叔孙通自去准备登封典礼。
    嬴政、周邈及大秦上卿一干人等,旁侧暂歇,或饮水、或添衣,抑或观景。
    “果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周邈立在泰山之巅,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黄河西边逶迤而来,又窈窕如丝地流向东面群山。
    极目四面八方,只觉天地悠然,所见皆渺小。
    仙使周邈的情绪是鲜明外放的,豪气万丈,兴奋难掩。
    前方的始皇帝嬴政是负手而立,远目寰宇,面容沉静。
    唯有眼底,隐有丝缕雄心豪气。
    “有生之年,朕愿再登封泰山。”
    然始皇帝本就无需隐忍内敛,亦敢于宣告他的雄心。
    出巡以来,深感陛下身边‘第一巧言宠臣’(自封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李斯,正欲吹捧。
    就被副业是‘彩虹屁气氛组’的仙使周邈,给抢先了。
    “陛下必能如愿!二登二封,都太保守了,姑且先定个六登六封的小目标!”
    大秦数以六为纪,六登六封就是最尊贵吉利的数字!
    “本使掐指一算,以后会有个皇帝,六次登封泰山。既如此,陛下亦行此六封泰山之举,又有何妨!”
    (汉武猪猪帝:哈秋!)
    李斯:论奉承陛下,还得是仙使,他李斯甘拜下风!
    抱拳退下.jpg
    大秦君臣:“……”
    泰山之巅一时寂静,只闻秋风呼啸之声。
    最终,百家博士首位的刘季,先高声道:“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百家博士随即异口同声道:“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功绩以千论数,别说六封泰山,就是封一千次也行
    !
    一身金红礼服的仙使,在袖口向刘季竖起一个大拇指!
    周邈:刘季你是会的!
    刘季:嘿嘿,哪里哪里!
    李斯:刘季果然又是一劲敌!
    “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心里想着劲敌,嘴上跟着高喊。
    “陛下眉寿万年,功绩千数!”
    如是三呼之后,方才停下。
    嬴政:……
    “善矣。朕亦以此自勉,多创功绩,方有颜数封泰山。”
    无功无绩,他没那脸面六封泰山。
    “然也须谨记,不为寻乐而东巡,不可奢靡排场、侵扰黔首。”
    嬴政其实也没那么强烈的愿望,固执地数封泰山。
    “来日朕若触犯,诸卿可犯言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