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作品:《七十年代创业忙

    外面的小店铺里,甚至是供销社都能找到祭祖要用的香烛和香了。
    秦素莲还买了黄纸回来,折了不少金元宝,连带着蜡烛和香这些都给送了过来。又教他们要怎么做,拜神仙要用什么贡品,祭祖又是要用什么贡品,什么时候能烧金元宝,什么时候可以收桌子……
    老太太事无巨细的叮嘱了两遍,就怕他们不会弄,唐突了祖宗,又犯了神仙的忌讳。
    秦素莲还是挺信这些的。
    以前日子不好过,总得有个信仰才有盼头的继续过日子。
    等到人们日过的好了,求神拜佛的人就少了。后世那些寺庙都是旅游景点,大家就是去玩,没什么敬畏之心。
    夏青前世的时候给家里帮忙准备过,但具体的还是外公和舅舅再弄,有几次过年的时候他正好来了大姨妈,这些事情就不能做了。
    她最多就是帮忙把菜从厨房端出来,再让舅舅,舅妈摆到桌子上去而已。
    结果她现在成了全家知道最多的人。
    陈白芷是无产阶级,不信这些,陈安娜未出嫁前家里倒是有这些,但老派的人家不让女儿家碰这些,就是在外面磕个头就结束了。
    顾明诚,顾明是,顾明非兄妹三个从小没见过家里人弄这些,就更不会了。
    夏青想了想,指挥顾明诚和顾明是兄弟俩先把幡给挂上,又在桌子脚上绑上竹子,这是节节高的意思。
    接着就把菜摆上去,酒盅也摆上去,点了蜡烛和香后在最前面放上蒲团,这就够了。
    另一边祭祖的也是这样,只是菜更加精细一点而已。
    涵涵和小海也被他们抱着拜了拜,这不是迷信,而是求一个心安,求一个慰藉。
    陈白芷和陈安娜都不信这些,可是他们在烧金元宝的时候也都忍不住絮絮叨叨起来,叮嘱那头的家人好好过日子,想吃什么就买,烧了不少金元宝下去之类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等到破搪瓷盆里的金元宝都成为灰烬,一点儿热气都没有的时候,顾家就开始收桌子了。
    这代表祖先吃完了,离开了。
    顾明诚则去了厨房开始准备年夜饭,刚刚祭祖的鱼也被拎进了厨房。
    夏青欢快的追着他的脚步跑进厨房,倚在料理台上撒娇提要求:“红烧吧!做红烧哦!”
    鱼果然还是红烧最好吃!当然,大年鱼腌制成咸鱼做也很好吃。
    沪市卖咸鱼的很多,好吃又便宜,自家就不用做啦!
    顾明诚笑着捏了一下她的鼻子:“知道了,小馋猫!”
    夏青喜欢吃鱼,最喜欢的是红烧鱼,到了春天最喜欢红烧鱼烧笋。
    夏青走进几步,从后面抱着顾明诚的腰,靠在顾明诚的背上,感叹道:“时间过得好快哦……”
    感觉才刚从这个世界睁开眼睛,一眨眼孩子都两岁了,怎么这么快的?
    她抱着顾明诚的腰,手作怪的伸到了男人的衣服里,对着他精瘦的腰肢掐了一把:“嘻嘻!手感真好!”
    顾明诚想起昨天晚上夏青乖巧的躺在他身下的样子,伸手:“让我掐下你的嘴,吃了什么这么甜?”
    “哇啊啊啊!”夏青连忙跑开,顾明诚抓了鱼还没洗手呢!
    “哈哈哈!”顾明诚哈哈大笑起来,作势要追上她,吓得夏青三两步窜上了楼。
    陈安娜和陈白芷好笑的摇了摇头。
    两人都是两个孩子的爹妈了,结果看上去还是一团孩子气。
    顾明是下楼帮忙准备年夜饭,夏青就和顾明非两个人在大餐桌上开始准备晚上要吃的汤圆和饺子。
    夏青生活的那个年代,因为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比较多,所以每个地方吃的东西其实已经融合了。
    他们家就是,饺子也吃,汤圆也吃。
    只不过后世都是买的,但在这个年代却要自己做。
    夏青早就准备好了芝麻馅,肉馅也在下午的时候准备好了,还买了一点儿干虾仁,早上吃过早饭就泡着了,可以做虾仁饺子吃!
    汤圆和饺子的做法都是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有难度的那种食物。
    夏青没自己做过汤圆,但做过麻薯,想着应该差不多,到时候做的小一点儿,量也不用太多,就当是圆子了!
    顾明非从壁炉前取下水壶,夏青往后让了让:“倒进去吧!先少倒一点。”
    活糯米要用热水,冷水活不开。
    顾明非小心翼翼的把热水倒进去,夏青就开始用筷子快速搅拌,然后及时喊道:“好!先这样!我先拌一下!”
    顾明非把水壶放回壁炉前,走到夏青对面开始揉面。
    两人分工合作!
    夏青负责做汤圆,顾明非负责活饺子的面,但后面她就不会了,她既不会擀面皮,也不会包饺子,她只会裹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