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隐叭啦叭啦一大堆。
    最后来了一句,舍我其谁。
    所以,你们的孩子怎么来就怎么回去。
    我呢,只需要在旁边指点一二就成了,你们也不要因为这个生了和气。
    再说了,我一个清清白白的翰林,一年也就那么点钱,半点油水都没,而且我还拿出全部的奉禄办族学,家里早就没什么了。
    你们不要再惦记着了。
    二老太太和四老太太眼珠骨碌碌的乱转。
    他们来之前早就打听好了,就余隐这样的官儿,一年还真没有多少钱。
    而且京里的花费又不少。
    最主要的是余隐这货不会做人,入朝为官快三十年了,结果在翰林院这样的清水衙门待了三十年。
    所以,余隐说每年给族学多少钱的时候。
    二老太太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是要败她孙子的家产呀。
    不过余隐说得好,这些钱要用到所有的孩子身上,二老太太可不止这两个孙子,心态瞬间又平衡了。
    总之,人的贪欲,被她一时间演绎的淋漓尽致。
    不过二老太太也算是听明白了。
    余隐不想过继呀!!!
    二老太太还想说什么,却被自家儿媳妇给按住了。
    三太太道:“二伯忙了一日了,一回家又被咱们堵在这儿说个没完,怕是又累又饿吧,今日咱们就先聊到这儿,来日方长,二伯赶紧去用膳吧。”
    三太太说完,就将自家的婆婆和孩子给拉走了。
    四老太太比二老太太心眼多,哪听不出余隐的意思,也带着孩子们走了。
    送走众人,余隐长长地吐了口气。
    一扭头却见余老太太斜眼瞪着他,看余隐看过来,手里的东西直接砸了过来,“小兔嵬子,你是半点都不跟我商量,把一年几百两都给送出去了。”
    “你就没想过,给妙儿和小鱼儿留一些?”
    余隐边躲闪,一边道:“我这也不是为了图个清净嘛。”
    主要是,他还真想回去办个书院,如今跟族里人打好关系,将来回去也是有好处的。
    至于奉禄那点银子,目前来说,他完全没看在眼里。
    等生发水开始卖了,他就更不缺钱了。
    酒啊、果子啊,这些哪一样不比奉禄多。
    “你清净了,你也不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货色,当年差点把咱们娘仨给生吞活拨了,你现在倒好,一出手就一年几百两……”
    余老太太气得想抽他。
    余隐抱着头,苦哈哈道:“娘,这银子咱们不白出。”
    “不白出,还能要回来?”
    余老太太气得脱了鞋就朝他砸了过来。
    余隐躲到门外,道:“娘,您消消气,我去青龙观,那道长告诉我,儿子现在是本命年,好事不上门,坏事一大堆,若能破财消灾,那日后的二三十年必定顺顺当当的。”
    “我给族里捐银子办族学,这不也是替自己积得行善,保平安吗?”
    余老太太:“……”
    余隐这事跟余妙商量过。
    当时余妙随口一说,他可以办个书院。
    余隐略一思索,便觉得,即不得罪老家来的亲戚,又能让人顺利的回去,估计是得破点财才行。
    直接送银子打发走,他们肯定不甘心,一波又一波的来。
    不如直接从这些孩子身上下手。
    都养到十来岁了,谁乐意突然换个父母。
    父母肯定也舍不得孩子,不如就直接在家里办个族学,这样自己又有好名声,又能让这些人打消给他过继孩子的念头。
    你去读书,你将来封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你过继到我们家,即使再大的荣耀,那也是我余隐的儿子。
    所以,只要不傻,哪一点更好,他们不是不会想。
    更何况余隐这个族学,也并非只收姓余的,他打算将村里乐意读书的孩子都收过来,不过他们是要收学费的。
    然而,这学费要比别家便宜许多。
    左右这是先攒点名气。
    到时候他回家办个书院,借着这个名气,应该更快。
    到时候,把族学再废掉,让族里的孩子到书院里读书。
    其实计划很好。
    就看到时候如何实施了。
    他再趁着了近这段时间,将这些几个小子的三观给纠正过来,二老太太和四老太太再蹦哒也没什么用。
    出了余老太太的院子。
    余妙道:“爹爹,您饿不饿?”
    余隐点头,“时候不早了,随便吃点得了,明日宫里举行马球赛,你带着小鱼儿一道去瞧瞧。”
    余妙笑道:“爹爹,是想让我们去给您加油吧!”
    余隐伸手弹她,“少说话多做事。”
    余妙吐了下舌头,正色道:“爹爹,明日记得把玉铮道长给您的平安符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