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隐以前逛街的时候都是工作,鲜少纯逛街。
    今日带了两个孩子一条狗。
    坐在铺子门口看书的仇老板被一只毛茸茸的大头给蹭了下手,下意识的便站直了身子,一看余隐正抱着一个粉嫩嫩的小女孩,身旁站着一个温婉娴静的少女。
    懵了一会才想起来,“大人,这便是大姑娘和二姑娘吧!”
    大黄呜呜地叫了两声,抬头盯着仇老板。
    余隐笑着点头,随后介绍了一下那只处处找存在感的狗,“大黄,三闺女。”
    大黄:“……”
    人家是公的,公的!
    仇老板笑道:“三姑娘好。”
    大黄:“……”
    欺负狗不会说话。
    小鱼儿要买纸做风筝,仇老板这儿纸张还蛮全。
    余妙又挑了几本适合小鱼儿的书,给钱的时候,仇老板死活不要,说是要送给二姑娘的见面礼。
    余隐把钱放到了桌上,笑道:“收下吧,你要是不收,一会他们有样学样,我以后还要不要再出来买东西了。”
    仇老板苦哈哈道:“大人为了咱们滨海的百姓,吃了那么多苦,操了那么多的心,就算是一辈子不付钱咱们都乐意。”
    余隐:“老夫会被弹劾的,哈哈!”
    正说着,就听身后有个熟悉的声音道:“唉,是余大人呀!”
    余隐把头探出去,只见陶新城他们四个,晃荡了过来。
    见到余隐,陶新城咧着嘴笑着跑了过来,后面的三个人因为拉得有点虚脱,饶是休息了好一会,依旧缓不过神来,只能晃晃悠悠的蹭了过来,有气无力地跟余隐打了着呼。
    陶新城刚想进店看看,突然见余隐的旁边露出了一个毛茸茸的大脑袋:“大人溜狗呢!”
    余隐低头扫了一眼跟他特别同步,从门里探出头的大黄,笑道:“你们来逛逛吗?”
    陶新城点头:“大人这是要去哪儿?”
    余隐道:“带孩子们逛逛,要是不在意,老夫带你们溜几圈。”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仰首挺胸的大黄:“……”
    您高兴就好!
    谢晋怀从北地回来的时候,余妙当时要拜廖夫人为师的话题在京中热议。
    当时他还问陶新城,这个余妙,是余大人家的那位大姑娘吗?
    陶新城点头,“可不就是余大姑娘,余大姑娘出了本字帖,字写得非常漂亮,因为不想让知道,都没用本名,但是廖夫人还是打听到了,于是,便问余大姑娘有没有兴趣再出一本。”
    “余大姑娘是新人,条件被书肆压得很低,而且只给出一个小册子,便把原先准备要出版的给廖夫人瞧,廖夫人一眼便瞧中了……”
    陶新城口才好,平时又能说。
    叭啦叭啦,说得特别传神。
    跟他亲眼所见似的。
    谢晋怀印象中,余妙并不算多出众,甚至还不如他们镇上秀才家的闺女。
    他印象最深便是他娘当时评论余妙,“瞧见没,跟她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男人若长成这样,将来中个进士,入个朝,还能找个媳妇儿,女人若是长成这样,真是个悲剧。”
    谢晋怀虽然不赞同母亲的话。
    但也不可否认,余妙的长相,确实一言难尽。
    后来他与余妙在翰林院碰到过几次,对于余妙的解读也一真停留在——温柔这一层面上。
    直到听了陶新城的话,才对余妙的认识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运气可真好!”
    陶新城嘿嘿笑道:“运气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只说大姑娘有才华。”
    谢晋怀明白。
    想起他娘原先与他说的,咱们的目标是梁家的女儿。
    如果梁家的女儿不成,咱们便转向余家,就余妙那长相,你娶了她,真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谢晋怀以前心里挺排斥,此刻听了陶新城的话,又看了余妙的字帖。
    那种排斥便淡了不少。
    为此,他还特意去了余家一趟,借着打听余隐那边的情况为由,见了余妙一面。
    什么蠢笨,肥胖,丑陋,这些原先从他娘嘴里出来的词儿,根本与眼前这位亭亭玉立,身姿挺拔的少女完全搭不上边。
    余妙的五官单拎出来或许不出采,但是放在一起,却让人有一处即舒服,又赏心悦目的感觉,再加上她气质特别的好,皮肤又白又嫩,整个人似乎散发着光。
    原本七分的长相,一下子就到了十分,在人群中特别的显限。
    谢晋怀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嗡直响,根本不知道余妙都说了些什么,直到离开了余家,被风一吹,他才找回了自己。
    是以,今日陶新城提议大家趁着现在有时间,去街上逛逛,了解一下将来工作的地方,谢晋怀下意识的便想,是否可以破到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