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甯认识这些渔民亦是机缘巧合。
    他和段问春救了渔民头子的外孙。初来蓬莱,没有地方住,便在这户人家里暂居。
    段问春心地善良,见蓬莱州许多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上午开设粥棚广结善缘;刘甯满腹经纶,足智多谋。那渔民头子猜出二人身份不凡,主动表明身份投诚。
    刘甯又不是傻子,送上门来的精兵不要白不要。他仗着无人知晓这件事,将这几千人收为己用。
    白天相安无事,前朝兵将打渔种田;到了夜里,刘甯便向他们传授知识操练队伍。他们在最隐蔽的盐田进行,渔民内心一股绳,又是前朝人,不可能有内鬼告密。
    第一百八七章 交代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刘甯和段问春。
    他们自认为隐姓埋名天衣无缝,却不料从京城来的一封信,会径直递到段问春手上。
    说到此处,段问春声音变了变调,她直愣愣地凝视江娴,“姐姐,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蓬莱州的?”
    江娴如遭雷击,脑子“轰”的一声,一片苍白。
    她当时只想着处理身后事,急着联络段问春没思虑周全。如今这么一想,确实出现了大问题。
    段问春因为陷害嫡母一罪,被关押大牢,无法与外界联系。直到刘甯设计,毒哑了一个死囚犯,用尽办法,将段问春与其掉包,偷偷潜出京城。刘甯向皇上请旨时,原定逃去最远的回疆,便说自己要去回疆游历。等救出段问春后,两人途中一合计,觉得回疆气候恶劣,入冬难捱,这才转道前往海峡对岸的蓬莱州。
    这个决定,刘甯连曾述都没有告知。
    段问春收到江娴来信时很高兴,直到后面被刘甯提醒,她才觉得奇怪。
    但她心向江娴,反而为此事跟刘甯吵了一架,刘甯哄了好久才同意和好。如今出了事,段问春懊悔非常,她忍不住质问江娴。
    被蓦然揭穿,江娴心头狂跳,嘴唇发干。她垂下眼帘,顾左右而言他,“问春,你怀疑……是我勾结刘桓?”
    此言一出,段问春马上摇头。
    “江娴姐姐,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在这个时候找我,怎可能与刘桓沆瀣一气?只是我内心疑惑罢了。”
    段问春一直以江湖人自居。
    她长在深闺,骨子里向往话本子里的正直侠客。她信任江娴,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意气相投,更重要的是,江娴没有理由来坑害她。
    江娴睫毛微微发颤。
    她弯腰剧烈咳嗽了一会儿,用随身携带的锦帕擦了擦嘴角浸出的血丝,音色喑哑,“问春,我为何知道你们在蓬莱州,恕我不能告诉你。但请你相信,我没有半点想伤害你。”
    “我知道。”
    段问春抚了抚她的脊背,朝她露出一个坚定的微笑,“江娴姐姐,我从没怀疑过你。”她语气一顿,“这件事你还告诉过其他人吗?那些人都是谁?如果揪出这个和刘桓勾结的暗桩,我与曾述能尽快找到法子还七皇子清白!”
    江娴正想说没有,眸光蓦地僵在轩窗积雪,心头猛然一沉。
    ……宋七?
    不可能的。
    秦衍风现在都还在痴痴傻傻,宋七一个炮灰配角怎么可能勾结上刘桓?
    江娴陷入天人交战。她一边不愿相信,一边理智在冷静分析。纵观全局,知道段问春刘甯下落的人,只有她和他。
    心像被挖了条口,冷风呼呼往里灌,寒到了骨子里。
    轩窗上的窗棂雕花是繁复的西番莲纹。
    江娴怔怔地望着,只觉眼睛发酸。心底有种无法言喻的委屈和难过,让她止不住红了眼圈。
    “江娴姐姐,你没事吧?”
    段问春关怀备至。
    江娴回过神,揉了揉眼角,展颜一笑,压下舌尖苦涩,“我没事。”
    倘若真的是宋七勾结刘桓,那么,错就在她!是她轻信于人陷朋友于不义,竭尽全力也得给段问春一个交代。
    第一百八八章 辩解
    江娴把段问春暂时安置在九珍玉食。
    跟段问春长谈许久,江娴怀疑“宋七”走漏风声,是有意还是无意,还需细查。
    宋七没有亲口承认前,江娴不会给他定罪。回府后,天色已暗,江娴无心用饭,喝了两碗药,便守着窗台边儿的雪人出现。然而,这晚她没有等到宋七。
    一连几日,江娴夜夜苦守,宋七仿佛凭空消失。
    她心中忐忑,记挂着给段问春交代,又惦念着宫里被软禁的叶溱,感觉头发都秃了不少。
    江娴忧愁极了。
    一方面她不知道事情起因是否与她有关,一方面又疑惑宋七去哪里了,他是不是已经心死,再也不愿来窗边给她捏雪人?
    就这样担惊受怕了五六日,到了第七日的夜晚,江娴正准备熄灯入睡,听到了窗外咯吱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