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她还擅音律。”
    “是吗?”
    江娴不知为何,有些自惭形秽,“琵琶还是琴萧?”
    “都不是。她会编曲。”嘉云郡主以前听翠浓说过,她皱眉想了想,一拍大腿,“用那个《菩萨蛮》,就是叫……叫什么李清照谱的词,作了一首曲子,可好听了。”那调子朗朗上口,嘉云郡主立刻就给哼了出来。
    伴随着悠扬熟悉的曲调,江娴脸色煞白。
    她藏在袖中的手猛然攥紧,猛然问:“这是叶荷萱作的曲子?”
    “嗯。是呀。”
    “不……这怎么可能……”
    江娴心头一团乱麻。
    曲子是她的。
    是她曾经一边加班工作一边抽空谱的调子,她化成灰都不会记错!可叶荷萱怎么会知道?还跟她一样,用李清照的《菩萨蛮》作词?
    不对!
    她记得问过孟阿婆,大元朝的历史中根本没有李清照。
    这是一个平行架空的时代,而叶荷萱能知道“李清照”,那就说明叶荷萱不是原书中的叶荷萱!她的灵魂是穿来的?那灵魂会是谁?
    温婉善良、喜欢吃糖炒栗子、会素描设计摇椅、还懂得她脑海里的《菩萨蛮》……
    江娴瞪大双眼,漆黑震愕的瞳仁里映着跳动的烛火。
    她心狂跳。
    隐约猜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相信。
    嘉云郡主后面继续跟江娴聊天,发现她有些心不在焉,以为她困了,便让她先去厢房休息。走出几步,嘉云郡主想到什么,还回头笑说:“小娴,你以后进门,要是不想看到之前少夫人的灵位,便不要往佛堂那边去。”
    众所周知,佛堂旁边的小屋,正是供奉“叶荷萱”香火牌位的地方。
    嘉云郡主相信江娴不会想去那里的。
    江娴笑着答“是”。
    但转过身,就甩掉了丫鬟,一个人在黑夜里摸索,跌跌撞撞地跑去了佛堂。
    晚风中,佛堂与飞檐翘角的建筑连城一片,远远看去,黑幢幢的。旁边的小屋没有匾额没有名头,但江娴知道,一定就是这里。
    她一步步往小屋走去。
    没有缘由的,就想进去看看。去看看那个和自己无比相似的“叶荷萱”,去看看那个仅仅一年便俘获所有人心的灵魂。
    就在距离小屋几丈距离时,旁边忽然传来响动,夜已深,似乎隔壁佛堂传来了几声争执。江娴奇怪,下意识扭头去看,却正好看到一道熟悉佝偻的人影,从佛堂里走出。
    她讶异极了,忍不住唤道:“阿婆?你怎么会在这里?”
    孟阿婆一惊。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江娴已然行至跟前。
    第四百三六章 小屋
    江娴当然要来瞧个究竟。
    孟阿婆在裕国公府人生地不熟的,怎比她胆子都大,这么晚了一个人跑去人家老祖宗所在的佛堂?
    江娴拾阶而上,正巧看到孟阿婆身后另一个人影。
    烛火明明灭灭。
    江娴视力不错,一眼辨认出那是个穿戴讲究的老妇人。身材干瘪,瘦瘦小小,满脸皱纹,浑浊的眼睛神色不怒自威,莫名让人恐惧。
    江娴愣了一下,猜到对方身份,礼貌地行了一礼,“江娴见过秦老夫人。”
    她突然到来,显然让秦老夫人和孟阿婆措手不及,想躲避都没办法。
    秦老夫人一声不吭,目光无意识地看向孟阿婆。
    孟阿婆站在中间阻隔了江娴的视线,苍老的声音缓缓道:“小娴,我晚上睡不着。听丫鬟说秦老夫人精通佛法,所以想过来讨教讨教。”
    “……哦。”
    江娴说。
    相处这么久,她第一次知道孟阿婆信佛。
    “这么晚了,我们回去吧。”
    孟阿婆说着,就要带江娴离开。江娴觉得自己一个晚辈这样走了不太好,于是转身,再次朝秦老夫人颔首,“秦老夫人,叨扰了,我们这便离开。”
    秦老夫人依旧不为所动。
    她站在角落阴影处,背后镀金的高大观音佛像,拈指眯眼,仿佛悲悯着世间万物。
    江娴视线随着行礼的动作扫过地面,似乎看到什么,浑身一僵。呆呆地转身,被孟阿婆拽着离开,一颗心却扑通扑通狂跳不止。
    她再次看向孟阿婆。
    轻声问:“……阿婆,秦老夫人好说话么?”
    孟阿婆微微一僵,旋即笑道:“高门大户的祖母,想来是瞧不上我这样的乡下人,爱答不理。我拜了拜观音,正说要走,你就来了。”她想到什么,布满皱纹的脸看向江娴,问,“你怎么会突然来这边?”
    江娴倒是没有隐瞒。
    她抬手指了指佛堂旁边的小屋,“听说这里供奉着那位少夫人的灵位,我想来看看。”
    江娴对亡故的少夫人感兴趣,孟阿婆十分理解。她想到之前听丫鬟闲聊的消息,叹了一口气,说:“那位少夫人想必是个极好的人。今日遇到的丫鬟,无一不是夸赞她的,也难怪虞渊此前对她念念不忘。不过小娴,你也不必将此事看的太重,她再好,也去世了,犯不着因此和虞渊心存芥蒂一辈子。毕竟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了,就真的再也不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