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个喝着茶又说了些体己话。
    转眼就是腊月,吏部的公务都已经进入了收尾,慢慢地也闲下来了。
    他一直在甘棠院待到傍晚,“等朝廷放了年假,我会带晴雯、香扇几个回来住些时日,倒时候再好好陪母亲。”
    赵姨娘让丫鬟给他包了些自己做的点心带回去,“雪还没化完呢,路上小心些,侯爷跟你一道呢吧?”
    “嗯,他在荣禧堂等我。”贾环穿齐披风衣裳,“我去见过老爷便回了。”
    贾政在家中也待不了多久,等过完年,他就要继续回外任上去了。
    赵姨娘学不来王夫人那样拜佛念经,她每日悠哉玩乐,或进大观园中闲逛,又无甚约束,倒也痛快。
    “拿着手炉,外面可冷呢,兜帽也戴上。”
    贾环点了点头,接过手炉便往外走,“母亲不必送了,外边冷。”
    荣禧堂中,薛玄正和贾赦品画,边上是贾蓉和贾蔷在逗鹦鹉。
    “环三爷来了。”
    贾政正好从书房拿了两本古籍要给他,“这还是从前你曾祖父留下来的,早前说要找出来,总是忘了。”
    贾环双手接过,“谢老爷,我回去定然好好研习。”
    “嗯,前几日天寒,你的身子可还好?”贾政抬手示意他也坐,“如今你也算离家了,自己要知道保重。”
    他点了点头,“不过是往年那些小毛病,倒没有大的妨碍,烦老爷挂心了。”
    父子之间可说的话不多,贾政闲话叮嘱几句便也去品画了。
    贾蓉拎着金笼过来了,“三叔你瞧,我才得的,好不好看。”
    贾环抬手摸了摸那鸟儿的尾羽,“这颜色倒新鲜,从前没见过。”
    “这是玫瑰玉环鹦鹉,我找了许久呢,等调教好了就让人给你送过去。”
    他勾了勾鹦哥的下巴,这鸟儿倒乖巧,任人亲抚,“真是难得的品相性格,到时春暖花开,你还能带着它出去踏青游玩。”
    贾环还没养过这小东西,见它可爱也来了兴致,“还是你有心。”
    “这些日子我也没空,等休假了你们记着到我那儿去吃饭。”
    贾蓉面上带了笑意,“如今不常见,还以为三叔把我们忘了呢……”
    “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贾环轻轻拍了拍他的脸,“这是傻话,咱们到底是一处长大的。”
    贾环十二岁的时候贾蓉已经十八了。
    他虽是长辈但年纪小,是被贾蓉一路娇惯着带大的,无论在学堂还是别处,什么事都做在他前头,比宝玉这个亲兄弟还要亲厚。
    贾蓉垂首蹭了蹭他的手心,有些依赖不舍,“三叔……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
    “好了,越说越来劲了,以后可不许这样。”他随意给贾蓉理了理衣襟,“少在外头胡闹,若让我知道了,别怪我生气。”
    贾环同样又嘱咐了贾蔷,再与贾赦贾政别过,便和薛玄一起坐车回了春山居。
    第120章
    腊月十五,大朝会后百官便直接放了年假。
    “年下里忙,我过两日就不在家了,你们领着人置办年事,洒扫屋子都仔细些。”
    钱槐、钱椿和李素都站在堂中,闻言便道,“是,外院几处都已经收拾妥当,一进腊月就置办起来了,还请三爷宽心。”
    贾环一连几日身子不痛快,朝会也告假没去,好在文选清吏司的公务早已收尾,并不耽误什么。
    今日天气阴沉,花园子也连带失了颜色,他从晨起后便只歪在正堂榻上看书,半步也不挪动。
    “今年的金银锞子都打好了么?”
    钱椿将放在桌边的檀木托盘呈上去,“前儿三爷让人给的那一百两碎金子和一百两银子,共倾了二百六十六个锞子。”
    贾环放下了书,伸手往那盘里抓了一把,小小的金银锞子,有梅花式的、如意式的……
    还有他曾特意叮嘱让做的一堆小狗爪样式的,每一个都是胖胖圆圆的。
    “倒也精致,难为你们费心了。”
    自来倾锞子都没有狗爪式的,还要先找专人錾出模子来才能做。
    贾环将那梅花祥云式的金锞子各抓了些分给这三人,又道,“年里只留几个无家可去的守屋子便是,年货月钱赏赐下去,也叫他们歇歇。”
    “是,奴才代家下人谢过三爷。”
    外院的事吩咐过,钱槐钱椿两个便领话出去了。
    李素还捧着那把金锞子在看,显得呆呆的。
    “再看也看不出花来。”贾环觉得好笑,又从那堆小狗爪里捻了两颗给他,“给,这个做得少,我都没舍得给他们。”
    他眼睛一亮,耳垂也泛了点儿红,“谢、谢谢公子。”
    “去吧,唤晴雯她们进来伺候就是。”
    李素便听话下去了,“那我去厨房给公子看着午间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