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他自然是指齐曜。
    白又青认真地点点头,亦用气声回应道:“随波,有句话叫做‘美人在骨不在皮’,望尧兄的骨相极美。”
    华滟一时无语。
    第14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14
    齐曜发觉他们没有跟上来,在前头停了下来,背着手垂睫赏着道旁的桃杏绿柳。
    这姹紫嫣红的花卉,向来只生长在温暖的南地,便如那燕随波,一望即知这人必定是金莼玉粒娇生惯养长大的,秀美面容是未经风霜的天真,狡黠眼神后是宠惯娇纵出的娇憨,这样的人,同他简直是……两般天地、云泥之别。
    想起那双清莹秀澈的眼睛,齐曜默默想,还是不要招惹他为妙。
    白又青从后面追上来,费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望尧兄,我们走吧!”
    齐曜回首,见只有他一人,顿了顿,问:“燕小公子呢?”
    白又青道:“你说随波呀,他说他父亲打发他去做事,得回家了。”
    齐曜点点头,没再说话,见白又青跟上来了,便往国子监方向走去。白又青啰里啰嗦地在一旁讲着兴高采烈的废话,几乎是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这时倘若有人从背后看,就会发现齐曜迈出的每个步子,几乎都是等距的。
    “殿下,咱们现在去哪儿?”
    华滟疾步前行,行动间衣袂翻飞:“回宫。”
    小厮吃惊道:“您不回兰台了吗?”
    华滟瞥他一眼,嗤笑:“要么你替我安排?”
    小厮立马低下头去:“奴婢不敢。请殿下恕罪,是奴婢谮越了。”
    华滟到马厩处牵了马,长腿一跨,套上马镫飞身打马往皇宫去了。
    等回到月明宫,命了宫人在书房外守着,她自己研墨铺纸,取一支狼毫细笔,一边细细思量,一边执笔落墨。
    吹干墨迹后,华滟对着灯反复看了又看,然后对折封好,套上封套,戳上印章。
    推开书房门时,太子妃遣来的那个小太监正守在门口,一身小厮的衣服尚未换下。听到门开的声音,他慌忙爬起来。
    华滟原先想叫凌雪来,瞧到他还在,喉咙里的话咽了回去。她居高临下地看着这小太监,顿了顿,声音淡漠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太监一震,扶了扶头上歪掉的帽子,镇静答:“回殿下的话,奴婢贱名奇墨。”
    “好,奇墨。”华滟点头,唤他起来,“你把这信送到嘉肃宫,交予太子妃娘娘。”
    奇墨连声应了。正要告退,听到身侧那优美的女声又道:“回去收拾收拾,明儿来月明宫当差,就说是我要你过来的。”
    “多谢殿下!”奇墨面露喜意。
    入夜,月明宫燃起煌煌烛火。
    华滟倚在美人榻上,就着手边一座九枝灯翻看着手中的信纸。
    纸是白棉纸,字是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挤在巴掌大的纸头上,状若黑蚁。
    她蹙着眉,仔细分辨着上面的字形。
    “齐曜,字望尧,年二十一,自言靖州宁海人。隆和十四年春三月,执靖州路引入京……”
    “四月初,结识向昂之,引荐入衡澜文会……”此列字后另起一行小字,是向昂之的籍贯来历。
    “五月初七,衡澜文会集会,因故到迟……后与白又青交好,搬入国子监……”
    华滟所关注的到这里差不多都看完了,再后面半张纸,列的是他入京这两个月来在上京的活动轨迹,既有勾栏欢门,亦有名禅古刹,更不乏如今上京城中风行一时的名园和酒肆。
    一连数行,皆是如此。仅看他涉足的地点,很难不认为齐曜是个骄奢淫逸的酒色之徒。
    华滟轻哼了一声,翻过面去,凝神细看。
    信纸反面却是用朱笔标注了一行特殊的符号,华滟一面看一面迅速地在心里比对更换。
    几息过后,她眉宇一怔,那朱笔写的内容大意是:缇卫对比他持的路引一路暗访回靖州,却无一人识得这个人,甚至连路引上记载的地址,也是靖州里一处早已废弃的破庙。
    换言之,齐曜这个人的身份,其实是不存在的。
    华滟垂目,修长的睫羽在脸上投下小小的扇形阴影。柔嫩白皙的手指点在信纸上,轻轻一抹,指腹处就染上了墨色。
    她午时传信给了东宫,夜晚时分月明宫里落下一只鸽子,濯冰抱去喂了食水,梳理了毛发,便解下脚上的信筒,呈给华滟。
    ——以缇卫侦查缉捕之能,尚且不能查出此人真正的来历。
    华滟换了个姿势坐了起来,眼中懒怠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墨色。
    她微抿着唇,视线再次落到了手中的信纸上。
    齐曜。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名。
    她想起白日里的见过的那个人,心里讽笑了一声,想必连容貌,都是假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