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只可惜,骆皇后早就不在了,而少年时光也已一去不返。
    华沁……
    今日华沁的怒气纯然不似作假,华滟还记得她匆匆下马时,便见华沁仓促地靠过来,似是有话要和她说,可惜麟趾宫下人很快就簇拥着奚贵妃挤了过来,华沁未说出的话便没有入耳了。
    说起来,奚贵妃在皇帝面前的暗示华滟丝毫没有放在心里,因她知道她不屑也不会去用这种阴暗的手段害一个孩子,纵然她并不喜欢这个孩子以及他的母亲。而皇帝的反应也如华滟所料,并不曾将贵妃说的话当真。
    既然这样,那华沁,她究竟是为何而发怒呢?
    今日击鞠,因为她素来体弱,根本就没有下场;而奚贵妃柳眉倒竖硬拉着场上众人去寻皇帝时,她也没有必要跟着过来;等到皇帝为三皇子受伤一事下了决断,更是与她无关。
    那华沁到底,是因自己受了忽视而心生不忿,还是因为,她?
    第32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12
    六月十五, 天宁节。
    一大早华滟就起身梳妆,而后去向皇帝祝寿。
    寿礼是一早就选好了,她托太子寻来一幅前朝古画, 加上她亲手写的一卷百寿字帖,交由百工坊装裱后用紫檀扁匣子包起来带到仪元殿去。
    华滟到时,正好碰到二皇子华湛从里面出来。
    华湛瞧起来没有受前日里那无妄之灾的影响,一身紫金锦袍,神采奕奕。见到她来,还微笑着拱了拱手。
    “三妹今日好风采。”
    华滟笑了笑, 拢了拢臂弯披帛, 眉心一枚火红花钿在阳光润泽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矜持地朝他躬身一礼,二人错肩而过,进了内殿。
    皇帝今日面色格外红润, 正由宫人服侍着进用糯耳羹。抬头看到女儿前来, 很是开怀。
    华滟命濯冰捧上她的贺礼。
    这一画一书,正搔到皇帝的痒处。他满脸愉悦地命人将紫檀木匣收起来, 欣慰笑言:“好姑娘!今日这里事多,朕晓得你的性子,就不必在朕跟前守着。且自己去罢,只是不要错过了晚宴。”
    晚上的正宴, 才是天宁节皇帝宴请诸国使臣及众大臣联络情谊的重头大戏。
    华滟自然知晓,她也不耐陪在皇帝身边见那一茬又一茬心怀各异的人, 故而爽快应下。
    只是出了仪元殿, 走上回廊时她偶一回头, 瞥见张胜全躬身引着一个身穿道袍的清癯道士进了殿门。
    华滟皱了皱眉, 虽欲进言,但想起皇帝不断地服用寒食散, 纵使她说过数回也不曾戒掉,一时歇了劝诫的念头,转身吩咐宫人往马场走去。
    她准备趁着天光正亮,时气却还不是太热的时候再去骑马跑上几圈。
    前日击鞠正在兴头上,却被人中途打断,这叫她很有些不快。
    本来在上京里能有这般对战的时机就少,更少见的是能凑到这么多技艺高超的郎君和女娘们一同下场。
    虽然皇帝未对奚贵妃的胡言说些什么,且下令让她留在寝殿看护三皇子,三皇子一日不起身她便一日不能出宫,这相当于变相的禁足了。
    可华滟仍有些耿耿于怀。
    只这口气,不好发泄出气。她身为皇室贵女,一举一动从来都受人瞩目,更何况是在天宁节这关头上。
    华滟从马厩里牵了大白马出来,也没特意更衣,跨上马鞍一拉缰绳就绕着马场跑了起来。
    起先几圈只是小跑,等她感觉到大白马渐渐适应了,便轻轻扬了马鞭,那马儿似也通人性,愈加兴奋地快跑起来。
    华滟骑在马背上,一身逶迤绮丽的金罗蹙鸾华服在风中猎猎飘扬,桂子绿的花绡披帛于身后兜起满满一袭风,白马轻轻一跃,跨过昨夜小雨形成的泥泞水坑,而后在主人的控制下急转回身,一头乌黑华美的长发便连同锦绣衣袂一起,拂过场外那金发碧眼的男子面庞。
    一缕暗香被甩在身后。
    这恍若精灵一般灵动的女子,又乘着白马奔向远处。
    只有她发上簪着的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在晨辉下忽闪着异样夺目的璀璨精光。
    生着浓金蜷发碧绿眼眸的异国来客在片刻的惊艳凝滞后,微笑着侧身,远望着场上飞扬的身影,同他自小一起长大的伴当轻轻开口说了句什么。语调奇异,不是中原官话,语气十分笃定。
    伴当骇然地望着他。
    倘若有人识晓鞑靼语,便能听懂,他说的是:
    “我要她。”
    *
    甫一入夜,整座青陵台便成了人间仙境。
    灯。
    目及之处,皆是灯。
    廊下、树上、大柱边、水池旁,几步遇一灯,一灯照一地,千千万万的灯盏燃起来,就照亮一整座宫殿。
    各式各样的灯,琉璃灯、羊角灯、彩珠灯、绢纱灯、鎏金灯、镀银灯、青瓷灯……以及最要紧的,莲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