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皇帝不在,礼乐声再悠扬,却也压不住人们的骚动。
    华潇抬眼一瞥,看到扶桑的使臣在座位上有些蠢蠢欲动地扭动着身躯,想要越过身前的矮案同鞑靼使臣交谈,他寸寸收紧了手心,一只轻薄小巧的琉璃杯盏片片散落,沾染了鲜红的血。
    正要他要忍不住起身去寻皇帝时,余光垂幔一抖,张胜全扶着皇帝慢慢地走了出来。
    四周声渐息。
    皇帝在御座上坐稳了,十二冕旒微微晃动。
    张胜全高声道:“觐见——”
    丝竹礼乐声大作。
    华滟随同众人起身,参拜。
    叩首抬头的一瞬间,她好像看到皇帝的脸色,死一般苍白。
    第33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13
    皇帝没有说话。他只是简单抬了抬手, 就有张胜全忙不迭地替他出声。
    “起——”
    华滟起身。
    站在她前面的太子趔趄了一下,她和太子妃同时伸手扶住了他。
    在看到华潇转过来时的苍白脸色时,华滟意识到, 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三叩九拜之后,礼乐换了支曲子,轻扬地演奏起来。太子寻了个时机,悄悄起身退下了。
    华滟看他皱起的眉头和紧抿的唇角,把将要说出口的话又吞了下去。
    太子妃借着抬手敬酒的机会,一只手在衣袖下伸过来, 握住了华滟的手。那手也是冰凉的, 带着些微湿湿的汗。
    “别怕。”她说。
    华滟点点头。一腔心神全放在皇帝和太子的身上,思虑着那能叫他们烦恼的事情,有些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眼前的精美菜肴。
    耳边山呼万岁声不绝, 如潮水般, 从脚底下的华清池旁,一层一层地覆盖翻涌上来, 直至侍礼官提醒,该由皇帝致辞开宴了。
    岂料皇帝咳嗽了两声,声音竟是沙哑无力至极,华滟听得悚然一惊。
    父皇这是……
    好在皇帝虽无甚气力, 但总算强撑着把话说完了。
    便有特意挑选出来的中官,一层一层地把御音传至最下面, 好叫那坐在细枝末节里的宾客也能聆训帝意。
    只是碍于皇帝显而易见的不适, 原定的时长要缩减不少。宗亲宠眷们, 仿佛也感知到了一点不安, 在皇帝看不清的角落窃窃私语起来。
    华滟挺身坐着,数不尽的喁喁低语从身后传来。
    她垂首, 不动声色地将视线环视了一圈。
    她微微蹙起了眉头。
    太子还未归来。
    华清池畔。
    千瓣红莲灯盏环绕着的一处不起眼的水榭里,温齐与另外几位微末的勋贵们同座。
    在离他们不远处,就立着一位“传音侍者”,他不断地接过小宫人们送来的布帛,匆匆看一眼上面的字迹后,就提神吸气,用最圆润最动听的声音倾吐着来自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训喻。
    这御音,自然也如那些被传抄至边境的邸报一般,语言圆滑,措辞优雅,每一句话都不厌其烦地加入许多修饰的词语,将之点缀得雍容典雅。
    语毕。
    只是——温齐随着人群站起来,微微扬了扬眉——这道致辞,或是说圣旨,是不是太短了些?特别是末尾,竟有些匆匆中止的意味。
    他抬头,朝侧上方恍若空中楼阁一般光彩辉煌的玉台看去,幽蓝色的眼眸里凝结了深邃的光。
    下一瞬他又微笑着回过身去,不露痕迹地挣脱开喝的微醺攀上他手臂的宣平侯,委婉道:“抱歉,在下家中早已定下亲事,只恐配不上贵千金……”
    酒过三巡,众人大多数都放松下来,有人端着酒杯互相致意,有人醉醺醺地朗声吟诵新做的贺诗,还有人甚至爬上了停在池中的小舟,手脚并用的在划水。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夏皇帝都是宽容且仁厚地默许了一众臣子这失礼的行为。毕竟,他是以宽仁著称的天可汗。
    今日也不例外。
    开宴之后,皇帝暂且起身离座,去换下一身庄重的冕服。
    三皇子被乳母喂了些食物后,便吵着要回去睡觉,他才五岁,自然不愿意在宴会上多待。奚贵妃被他闹得焦头烂额,抱着他哄了又哄,也没能哄得他安静下来。而四皇子被他带的也开始大声啼哭。
    一干宗亲隐秘而微妙的目光不断地扫过奚贵妃及两位小皇子,奚贵妃被看得仿佛浑身都起了毛刺似的不自在。
    她终于不耐烦地示意乳母把这两个孩子抱下去。
    幸而皇帝不在。奚贵妃在心里悄悄地松了口气。要不然被他看到三皇子的规矩礼仪竟是这样的,心里定会不喜。
    华滟的视线划过乳母抱着三皇子的蹒跚背影,目光闪了闪。
    她记得,三皇子虽年幼,可在麟趾宫中亦有老师教导,此前见他,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