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至于在之前的战役里身亡的鞑靼十八王子,使团提都没提他,只是谄媚地笑着,递上泥金塞给来自皇宫的宦官们,祈求他们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为他们多谋些赏赐的丝帛与茶叶。
    皇帝对他们这番做派显然极为满意,不仅大手一挥,允诺了多赐予他们百斤的茶叶和糖,更大发慈悲地同意了鞑靼遣使谢罪后的求婚。
    只是皇帝唯一的女儿、嫡公主永安公主已被许给了大败鞑靼的胤国公温齐,那么和亲的人选就要从宗室中挑选了。
    这些事情在宫内传的纷纷扰扰,华滟从玉泽园回来后就病了一场,病根难处,绵延不绝,养了许多天都没有好全。
    如今奚贵妃愈发不理事了,太子妃掌着后宫宫务,自然也不会拿这些杂事去烦她。
    正式赐婚的圣旨十月上就已经颁下,华滟身上原担着的那个兰台令副使的职务自然就卸下了。一是心力不足,二是如今她出宫,已不再需要寻什么借口了。
    突如其来的战事不仅改变了前朝的格局,温齐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插足了前朝政事,同时新科状元向昂之很得皇帝赏识,率他同门师兄弟、同科进士、同会同好等人,开始着手在南方推行田地清丈,誓要清掉豪门大户的隐田。
    这一文一武都是棘手人物,鸳湖党人应对不及,对后宫的掌控便渐渐放松了。
    加上三皇子不知为何日渐烦躁,不仅脾气极大,到了年岁去书房开蒙进学,竟是一个字也不愿写,一本书也不愿读。奚贵妃被他闹得焦头烂额,原来还有兴致时不时撩拨一下东宫一脉,这会儿是全副身心都扑在三皇子身上,三皇子却也不见好。
    据说某日皇帝去麟趾宫坐的时候,三皇子竟然失手把一个花瓶砸向了皇帝。皇帝虽没有受什么伤,但因此怫然大怒,渐渐地,连麟趾宫也去得少了。
    而华滟,若是身体舒服了些,更愿意出宫去往她的公主府,而不是呆在沉闷的、死水一般的皇宫。
    皇帝对于这个女儿许是有愧疚之心,连御赐建造她公主府的地方,都选在一处名园上加建。永安公主府建成,比她两位皇姐荣昌公主、湖阳公主的府邸足足要大上两三倍。
    荣昌公主、湖阳公主要说不羡慕,自然是可不能的。可她们也知道自己出身不如小妹,而对永安公主下嫁胤国公这桩婚事,上京城百姓议论纷纭。其中有大半都被那日暴雨后的京观给吓着了,说胤国公残酷绝情,狼戾寡恩,不堪良配。
    而胤国公温齐,在上京百姓的口中,除了有赫赫武功,还是生着青面獠牙的怪物,说起来竟能叫小儿止啼。
    可怜公主出身高贵,却为着安抚臣子不得不下嫁,不愧是龙子凤孙,天潢贵胄,一腔为国啊!
    也因此,两位姐姐对华滟多有怜爱,公主府还未完全建成,就时不时地送她一些名贵家具,或是字画、摆设等物。或是接了她出宫小住散心,总之,完完全全就是轻怜重惜。
    但华滟一直教人留意着温齐的动向,几番出宫,绝对不与他碰上。
    她也说不清自己是何心理,虽同意了与他成亲,但暂时完全不想见到他。
    尽管温齐接连托人送给她好几封信,但她拆开看完就看完了,竟不为其中字句所动。这算心硬吗?华滟默默自问。不!我只是……暂时不想与他见面。这也许是……暂时的害怕吧?太子妃是这样的说的,婚前她虽与太子就相识了,但婚期定下来后,她完全不敢去见太子。
    太子妃就叹息,这其中的原因,大抵也只有待嫁的姑娘们才知道吧。
    华滟在心里默默地叹息,也许旁人都是这样的,但是我,并不全是因为即将出嫁。那座血淋淋而腥臭的京观,连同那夜繁灯如星下他温和的笑容,在她梦中交替着出现。她不安,也惶恐。
    ……
    这日华滟自觉康健了些,便应下湖阳公主之邀,出宫去她府上小坐,看看园子,玩玩外甥,而后再去永安公主府上督一督宫,一日很快就了结了。
    回宫后,因在外头用过饭了,她就有些懒散地歇在庭院里。十一月渐渐入了冬,庭前石榴和梨花早就凋谢了,只剩光秃秃的树干。
    夜里风大,桑嬷嬷几回来唤她回去,免得着凉受冻,但华滟都摇头拒绝。
    如今她也算大了,蒙皇帝赐婚,有一桩还算不俗的婚事。桑嬷嬷便也叹息着摇头,让她自去了。
    一宫的下人们为着主人夜色里静思,行止都静悄悄的。忽然宫门口传开一阵叩门声,守夜的人打开门一看,不免大吃一惊,慌忙地跑进来禀告。
    “殿下,门口柔蕙郡君求见!”
    柔蕙郡君?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