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就连那些持正的老臣们,也渐渐熄了劝说的心思,由着皇帝肆意地沉湎在寒食散、金丹红丸等共同编织出的迷幻梦境里去。
    毕竟,皇帝的身子眼看着就撑不了几年了。
    太子却正直壮年, 龙精虎猛。
    那些鸳湖党人原先看不起太子华潇身上的蛮夷血统, 也瞧不起二皇子华湛有个洗脚婢生母的出身,寄希望于经由他们势力送入宫去的、出身陈家的贵妃所诞下的小皇子。
    然而三皇子日渐长大,脾气却一日比一日暴躁, 一张遗传自他母亲的姣好面容, 时常因充斥着怒火而扭曲成丑陋的模样。有时连带他长大的乳母都要殴打,更别提叫他出阁读书了。
    奚贵妃生下这般恶劣的皇子, 自然也遭到了皇帝的厌弃。
    如今后宫之中,最受宠爱的是一名号为“冲月元君”的道姑,因日常侍奉皇帝服用丹药,颇得隆宠。
    只是这坤道名义上仍是隶属于青阳道观, 纵使再受宠爱,皇帝也未下旨命她还俗, 入宫为妃, 无名无分, 自然也不能诞育皇家子嗣。
    既然诸位皇子都有这般或那般的原因不堪大用, 那么在一众朝臣的眼里,出身嫡长且人品清贵的太子, 便是当一无二的继承人了。
    太子代理朝政,越来越忙。
    即便华滟每隔几日就进宫一趟,也见不得他几面。
    听太子妃说,如今华潇忙于朝政,常常接连几日宿在书房,或是于六部中同大臣们论事,就连她,也只偶尔得见几回。
    明明是至亲夫妻,却都被俗世凡物牵扰着,一个囿于后宫方寸天地,另一个虽自由些,却也不得出京。
    太子妃叹道:“我是抽不开身去照料他饮食起居的,也只得叫了白侧妃跟了他去,好赖能叫他过得舒服些。”
    这说的是太子督建皇陵,已经伴着那些木头石料睡了有半个月了。可正值皇陵封顶的关键时候,皇帝近来对身后事在意良多,甚至钦点了太子去督工。为人子为人臣,太子都不可拒绝。也只好在那偏僻之地苦熬着。
    华滟看着坐在太子妃身侧玩耍的小女孩儿,摸了摸她胖嘟嘟的脸,惹得她咯咯笑了起来。
    华滟感慨道:“好在嫂嫂有团团陪着。”
    太子妃便笑笑,把那女孩儿抱在膝上,“是,若没有她,这寂寂深宫,也长日无聊。”
    大郡主两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但是能听懂眼前的两位长辈是在谈论她,于是害羞地把脸蛋埋进太子妃的裙子里,然后从缝隙中睁着乌溜溜的眼瞳偷看华滟。
    “滟儿,你和驸马,不打算要个孩子吗?”太子妃搂了搂她,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华滟一怔。
    太子妃就道:“我知你有心结。可,我瞧下来,驸马他待你是极好的,便是天底下最挑剔的娘家来看了,也挑不出一丝错来。”
    见华滟依旧没有说话,太子妃又劝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你都成婚快半年了,难不成还念着那个没名堂的齐曜?我也做过女儿,知道闺阁女孩儿的心思,那人既能入了你的眼,想必定是顶好的人品和学问。可是,你也要为自己想想啊!那姓齐的找不到人,难不成你要一辈子这样耗下去吗?”
    “父皇给你赐婚时我就瞧出来你不大愿意……唉!还能怎么办呢!已经半年了。”
    华滟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原来皇嫂还不知道,齐曜和温齐就是同一个人!
    去年大军得胜还朝时,太子作为起先见过齐曜的人,得见胤国公的真容时,心中惊疑不定,然而后面诸事种种,错综复杂,太子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真相。甚至一手推动了皇帝赐婚之举。
    倒是太子妃,一直被蒙在鼓里。
    华滟正欲开口解释,却不知太子妃错意会了她什么,举起一只手指抵在她的唇前,严肃道:“我也不是强迫你,只是作为过来人想提醒你一句。驸马他,做的是极好的,你也考虑考虑吧。先不说子嗣,只要你能活得快活些,我在宫里看着也高兴。”
    华滟不知太子妃为何突然说起这些,然而她如此严肃肃穆地开口,华滟便点头允下。
    这时有宫人来报,说是皇帝午睡醒来,念着今日是永安公主进宫的日子,一直等着公主玉驾。
    华滟便只好辞别了太子妃,往皇帝寝宫去了。
    华滟在辇轿上探头回望,看到太子妃怀中抱着大郡主,正握着那小女孩儿的一只小手冲她不停地挥着,直至她们的身影渐渐缩小至再也看不见。
    不知为何,华滟心里忽然涌起一丝哀伤。太子妃贺氏嫁入皇室近十年,小产了两次,都是在月份不大的时候就流产了,至今无一亲生子嗣。如今大郡主虽没有挑明名分,但是养在太子妃的膝下,这两年来,她脸上的笑容都渐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