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也许,有个孩子,是件好事?
    可……
    华滟仰头凝望这片她自幼看熟了的天空。
    从她接到赐婚圣旨,被迫成亲那日起,她就再没有想过此生还能白头偕老。
    ——城门口闷热空气中腥臭的京观尸堆、高竿上挂着的枯草般头发飘摇的人头、街头巷尾流传着的童谣,这些内容拼凑在一起,凑出一个她完全不熟悉的,齐曜。也是温齐。
    如今想来,当年他伪装成齐曜时的谦恭,和后面几次与她见面时的温和,简直和众人口中那个残酷绝情一心谋劝的铁血国公截然不同。
    会是伪装吗?
    她蹙眉。
    华滟不意会有人,能伪装到如此地步。
    成婚半年来,他碍着那时西山大营爆发的暴乱,不得不时常守在营中,只有十日一次的休沐日才能启程回京留宿。
    可就是在这被分割成十日又十日的规律的时间里,他……竭力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
    无论是她随口说下的一句“想念州桥夜市上王家嬢嬢制的紫苏饮子了”,还是她思念起远嫁的华沁,总是在间隔不久后,她就能在起居的间隙里,喝到一杯新调制的紫苏熟水,看到不远万里迢迢送来的家信。
    偶尔,她的心,也会颤上一颤。
    车轿缓缓驶出宫门。
    奇墨带着公主府的下人迎了上来,替换下宫内的轿夫。
    华滟没有多留意,只是疲惫地上了马车,坐好后就闭目养神。
    今日皇帝又折腾了许久,硬是拉着她的手同她说些骆皇后的旧事。
    她既身累,也心累。
    伴随着马儿“咴律律”的叫声,马车平稳地行走了起来。
    时不时能听到轿夫挥鞭赶马的声响。
    华滟闭目静听着路上的声音,就能分辨出,此刻是行至哪里了。这条路,她出嫁半年来,不知走过多少次。
    小贩叫卖声渐起,华滟就知,应是出了内皇城,到了交接的街上。往前走上半条街,跨过金水桥,越过流霜河,就到了安平坊……
    轿夫的声音响起:“前面就是金水桥了,殿下想往何处?”
    华滟恹恹道:“回府吧。”
    “是。”
    “等等,先不过桥,去西市!”华滟忽然想起了什么,改了主意,“对,就去西市!”
    “殿下是欲往何氏铺子里去吗?”
    华滟随口应了一声:“嗯,团团要过生了,她素来喜爱那些西洋来物,得好好给她挑一挑……”
    “不对!你是何人!”华滟说到一半,忽觉得不对劲,公主府惯用的车夫,向来稳重,怎么会途中和她搭话,还能准确猜测出她的心思呢?
    而且,濯冰凌雪呢?奇墨呢?怎么她身边的人,突然都没有了声音?
    华滟闪电般出手,一手挑开车帘,另一手袖中滑出一柄锋芒,眨眼间就抵在了御车的车夫颈间。
    那车夫身上套着蓝色的褂子,头上戴一顶斗笠,竟丝毫不惧脖颈间锋锐的利刃,而是一边闲闲控缰,一边返过身来,微微扶起斗笠,冲华滟笑了笑。
    纵使粗服乱头,也难掩他的俊美与光辉。
    华滟愣住:“怎么是你?”
    第60章 书被催成墨未浓5
    华滟半是疑惑半是惊讶:“这个时候, 你不还在西山大营吗?”
    温齐笑道:“要回城送份文书,我就回来了。算着日子该是你入宫的时候了,我就来宫门口候着, 正好儿,赶上了。”
    华滟默然地收起匕首,心里有些微微的涩意。
    成婚半年来,他们算是聚少离多。先不说他大半时间不在上京,就是在,温齐也是个极守规矩的人, 便是想与她用顿便饭, 也要恭敬请示过公主府上的长史,得了华滟点头后才会上门。
    华滟原没想过和他能有多亲近——起码,在亲耳听到他承认他的真实身份时, 她心里盈满了被戏耍的愤怒。而后来他的凶名渐渐在上京城里传扬开来, 她看他,再也不是“燕随波”看“齐曜”时的那一丁点心动, 而是对于一个手染了鲜血的恶名将军的恐惧。
    他多半,也看出来了。
    甚至还顺水推舟地和着她那没有说出口的意思,常宿军营,并不住在公主府。
    她不是不知道他的心意。无论休沐回京小宿时、他看向她时眼底闪烁的星辉, 还是处处和她心意的选择,甚至她难以求得的、来自鞑靼草原的一封家信, 他都替她办到了。
    如此种种不留痕迹的温柔攻势, 像极了他当初化名“齐曜”时的一举一动, 青衫落拓, 却似天边明月,高洁而清冷。
    回想那时, 再看如今……却是物是人非。
    华滟有片刻的恍惚。
    眼前这个粗布短衣的身影,渐渐与她记忆中的那个清冷温煦的青衣公子重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