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她的声音冷静中带了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华旻不知不觉抬起了头,举目望去,殿内每隔十步摆放一座九枝灯,烛火耀耀之下,原先她畏如鬼魑的那些面庞,竟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惧。
    离上座不远的左下首处坐着众安伯夫人,她是先帝堂伯的外孙女,也算是皇室血脉,当年母系主脉尽数毁于青陵台之变,此时正朝她微微点头,看不出喜怒;右下首是诸邑长公主,乃当今圣上的异母妹,亦是华滟之妹,她的新婚夫婿成婚不到三月就死于宫变,惊乱中被乱马踩踏至死,待到收尸时只剩地上一滩血泥,难以辨别容貌——如今她神色复杂,目光如炬炯炯摄人,然而等华旻对上她的眼睛时,她却又偏头移开了视线。
    ……还有那许多沉默着的,眼神中却流露出怨恨之色的妇人们,在华旻与之一一对视之后,她们不是抬头看天低头看地就是挪开了眼神。
    华旻微怔,想起来之前华滟私底下对她说的——
    “世人大多都爱捧高踩低前倨后恭,如今我尚且还能说得上几分话,便不能叫别人轻贱了你去。温齐要过继他侄儿做儿子,呵!我也不是没有女儿!”华滟目光灼灼,直望向她叹道,“我沉疴在身,这辈子怕是没有子女缘了,可你养在我身边一遭,又是我亲侄女,我自然要为你打算……”
    “呵呵,大公主生得当真妍丽无双,瞧这长相,这身段,啧啧啧,简直跟永安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都说侄女肖姑,看来这话是真没说错……”
    一片沉默中,还是尹氏见场面不好看,当即出来打圆场。旁的话也不说,她只捡着好听的不会错的话直夸,夸完了华旻的容貌再夸她的举止,后面又扯到子女教养之事上,一通天花乱坠地吹下来,殿内诸人简直要被她绕晕了,连诸邑长公主都面有菜色,不再只盯着华滟和华旻方向。
    华滟微微一笑,低声向广德大长公主说:“您这个媳妇,娶得好。”
    世人常道高门嫁女低门娶媳,也是不无道理的,但做到广德大长公主这样,却是十分少见——
    尹氏之父仅是一小县之令,和贵为皇帝亲姑母的大长公主相比,身份直如云泥之别。广德大长公主却不顾流言坚持为儿子选择了这样一位新妇,简直叫人目瞪口呆。
    广德大长公主被人问起时,却云淡风轻地道:“世道要不好了,还讲究那些脸啊面啊的有什么用,能踏实过日子才最好。”她将尹氏从礼佛的小县带出时,正是看中了尹氏八面玲珑的性格。
    只瞧尹氏今日将这场宴会办了下来,上至宰相下至看门的小厮都无一丝不满,便能验证。广德大长公主所言不虚。
    广德大长公主拍了拍华滟的手,没有说话。她身上有一种宁静的馨香,叫华滟恍惚间想起早逝的骆皇后。
    尹氏这一通打岔,话题渐渐被引到了如何教养儿女之上了。不少老夫人、少奶奶都忧心忡忡,近来上京城中靡靡之风尤奢,竟流行起了斗鸡,不少王公子弟一掷千金只为购得一只羽毛上等凶悍威武的公鸡,更有甚者还开设赌局,赔率高得骇人听闻。然时局动荡,那些家中有出息的大人不是在朝中就是在军中,根本无暇顾及家中这些纨绔子弟,女眷开口劝解,往往听得进去的十有一二便算好的了,更多的人则如薪火义无反顾地投向这诡热的斗鸡之戏中,将这摊子烧得更为火热,连带着许多平民家的儿女都趋之若鹜涌向瓦当勾栏。
    华滟在旁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还时不时扭头跟华旻饶有兴致地讨论起广德府上厨子的手艺。华旻入学已有些时日了,正开始读经史,听别人说的这些,一时竟有些吃不下饭。
    她巴掌大一张脸上,一双淡眉蹙起,小声地对华滟说:“姑姑,我等不常与市井中人来往,这听着……不像是盛世之兆。”
    华滟微笑着把她看了看,心中感慨一番,却不与她说,反而反问她:“你多大?朝中那些老大臣们多大?难道连你都能看出来的道理,他们反倒看不出来了?”
    华旻一时不说话了。
    华滟摸了摸她的脸以示安抚,道:“左右大人说话你也无趣,不如你同几个侄女去逛逛园子。”
    华旻年纪虽小,辈分却大。广德大长公主的长子生得早,如今是连孙女都有了的,一旁服侍的婢女听了话连忙请了几位小娘子过来,几人一同到广德大长公主面前请了安,便陪着华旻出去了。
    没一会儿有内侍来请诸人移步到宴席处,正宴开始了,朝官在前庭由驸马接待,女眷席照例设在后院。
    华滟身份尊贵,举了几次杯后就借故不饮了,濯冰将她杯中酒水换成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