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作品:《青陵台+番外

    这日知府设宴, 虽时局紧急, 但因援军消息城内外百姓信心大涨,许子攸便也顺水推舟顺应了民情,将原本的接风宴改作了预祝庆功宴, 另偕一道南下的大臣们和太原本地官员正式拜见皇帝。
    华滟身为皇帝亲妹, 是诸位宗室中少有的几位血缘极近的皇亲之一,又有实权的驸马, 自然被安排到了上座。华旻陪侍她左右,温少雍则与其他守将、勋贵等坐在外间。
    宴席开始,饶是外地兵祸连天,但太原城中仍是笙歌婉转, 步摇珠翠,腻鬟云染, 舞绽莲花。
    期间觥筹交错敬过几轮酒, 不少人已喝得微醺。
    华滟冷眼瞧见许子攸的妻弟脸色涨得通红, 左手举着酒杯右手揽着美人, 跌跌撞撞地站起来,大半个肥壮的身体都压在瘦小的舞姬身上, 满脸迷醉之色,踉踉跄跄往前走了几步,就要给皇帝敬酒:“……陛下南狩至太原,实乃我太原百姓之幸呐!……陛下不若在此多幸驻些时日,待我等、我等……嗝儿~嗝儿~”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连续打了几个大大的酒嗝,随即哇啦一声吐了出来,就吐在皇帝御座的丹陛前,污物沿着云锦织就的地毯淌了下来,他满嘴食用荤腥后的臭味混着酒气,熏得人无不遮衣掩鼻,皱起眉头。
    连御前服侍的太监总管奇墨也不例外。一张脸面色发青,显然是极力忍耐才没扭过头去。
    华滟也就是在这时,才注意到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
    她微微皱起了眉。
    她本想安排侍女过去暗中询问一番,这时濯冰带着一种奇怪的神情过来了。
    濯冰悄悄对她附耳道:“殿下,陈贵人说有要紧的事,请您务必去一趟。”
    陈贵人?
    华滟凝神思量了一会儿,并没有在记忆里找到关于这个人的信息,还是华旻提醒她说:“姑母,陈贵人应当是三皇子的生母。”
    华滟这才想起来。
    三皇子是长兴三年才出世的。自从先太子妃死于青陵台之变后,皇帝哀损过度,以至于冷落后宫。这个孩子的生母原是御书房伺候笔墨书画的宫女,不知是如何怀上龙嗣的。
    但既然她将孩子生了下来,且三皇子又是皇帝目前唯一存活的皇子,不论陈贵人请她去是何用意,华滟还是要走这一趟的。
    华滟借口更衣之名起身,准备往陈贵人所居的后宅行去。
    这场宴会是在许子攸献给皇帝一行人居住的府邸举办,原本是许家别院,虽比不上皇家园林的恢宏大气,但也是极精美极雅致的。
    光是举办宴会的前庭,论起来和广德大长公主府也不相上下。
    华滟悄悄离了席,席间鲜有人注意她的行踪,便是男席那边隔着葳蕤草木有注意到的,大多也不以为意。
    毕竟只是一个身体娇弱的弱女子罢了,长公主又如何,有掌握天下兵马的胤王驸马又如何?
    在这太原城里,说话算数的可不是她,自然,也不是那位高坐在上的傀儡。
    不是吗?
    男人们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举起酒杯,杯中浅碧色的美酒碰撞,漾起一圈圈涟漪。
    也映出天上那一轮惨白的太阳。
    有风起了。
    似乎是心有所感,转过长廊时,华滟遥遥回头,望向御座的方向。
    正撞见皇帝也抬头往她看来。
    先前许子攸妻弟的呕吐物似乎已被收拾干净了,座前铺地的毛毯又换了一张,织锦绣金的纹样反射着高挂灯烛的光芒,将那幽幽的光亮投在了皇帝的脸上。
    皇帝静静地坐在那里,奇墨也如同大夏王朝的每一任御前总管,恭顺肃然地侧侍在他身后的影子里,以一种巍然的气度与威仪,成为这百年皇权的最后捍卫者。
    一时间,华滟仿佛看到了隆和十四的皇太子。依旧是面容清俊而体态风流,微微笑着而朝她伸出手去,还是那个在樊楼文会中游刃有余,在朱雀大道上清思忧虑的“花间太子”。
    可惜时移世易、物是人非,而今回头再看,恍如隔世。
    皇帝弯起嘴角,朝她微微笑了。
    *
    华滟直到陈贵人所暂居的后院时,仍在回想皇帝的那个微笑。
    自从皇帝自我放逐,放任自己沉湎于过去的悲伤无法自拔时,华滟连同其余宗室早就不对他抱有希望了,而朝中大臣也在多次失望后形成了新的权力结构。而随着温齐的异军突起,朝中大权一半由世家豪族掌握,另一半则握在了温齐的手里,纵有事情需要中央决断,走到中书省时就已有了结论,无须再交由皇帝审阅。
    昔日花间太子,今时实同傀儡。
    难道这次“南狩”,皇帝当真有所了悟?
    华滟一边心里嘀咕着,一边走到了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