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作品:《天灾之苟在农村

    进入正题了,这才是刘虎来的目的,上次二人跟柏树的交易倒没人看见,因为大家是不敢随意靠近这里的,加上他们进镇之前大显实力,把陈哥一伙解决的干干净净,让各方谨慎许多。
    虽然柏树不太对人出手,但偶尔也会被惹怒,直接取人性命,而这颗树跟其他变异植物不一样,它并不怕火,故而这边成了它的地盘,路过的人都绕着走。
    所以刘虎知道他们安全离开,这次来又直奔柏树地盘,好似两方相处挺和谐?便疑心是不是有什么手段可以控制柏树?
    他的试探都没有掩藏,李寒并不厌恶,“我叫李寒,上岭村的,他姓宋,是我朋友。”
    点了下宋临恒介绍完,才继续说,“其实柏树并不会随便攻击人类,它对鲜血也不感兴趣,只要别主动去招惹,危险不大,至于收服,我们哪有这么厉害,不过是摸清了它的习性罢了。”
    “哦?那也挺有本事啊,我真佩服你们。”刘虎不太信,但知道刨根问底也问不出结果,倒是决定交好他们,起码不要成为敌人。
    李寒笑笑不说话,不想再多聊,便提出要走,刘虎没拦,只是又向他们说起自己得到些鲜鱼,问需不需要,可以送给他们。
    这李寒倒是有点兴趣,多久没吃鱼了,村里现在虽然又有了水,但鱼苗却没再见过,本以为会很久吃不到鱼了,于是跟着刘虎回他的地盘。
    --------------------
    第16章
    鲜鱼是真的鲜,还活生生的,刘虎说了送,二人却不能真的白拿,便把手上提着做样子的几袋大米都拿出来,共换了十来条大鱼,皖鱼草鱼都有。
    他们算是收获满满的回去了,宋临恒高兴,大方的分了一整条鱼给开开。
    晚饭后,宋临恒感概,“其实以后可以多去镇上瞧瞧,他们肯定有门路搞到鲜货,就像这些鱼一样,咱们直接拿粮食去换,多省事。”
    “你也知道需要门路啊,那就不是随便谁都能换,这是要欠人情的,再看吧,也许我们可以自己养。”如果能找到鱼苗,可以让李胜家养,毕竟他家是养鱼老手了。
    宋临恒白他一眼,怼道,“那你养啊,我还要吃羊肉牛肉,你都养吧,我们自给自足。”
    李寒叹口气,“你看我能不能吃?你干脆朝我下嘴吧。”
    谁知宋临恒听后静了一会儿,然后就涨红着脸,大声骂他,“你流氓!不知羞耻!不正经!”
    随后带着几分狼狈逃似的跑上楼,留李寒一人无语半晌,等反应过来,他也红了脸,还有点恼怒,恨恨道,“到底是谁不正经?他想哪儿去了?”
    独自生了会闷气,他也回房间睡觉,只是这一晚睡眠质量比较差。
    春天过去一半了,天气没有回暖,甚至水面还开始结冰,众人每天愁眉苦脸,主要愁地里种下的粮食,大部分没动静,该长个的不长,很多连根都烂了。
    起初以为是气温问题,有人试着给地里搭了棚子,盖上透明防水胶布,却依然无效。
    李寒家地相对来说情况好点,但也只是比别人家多点绿意,就那么一点,还是有阵法的缘故,这样就很容易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经过反复确认,李寒得出结论,是土不行,土被污染了,从不正常的天气开始,土壤的养分应该就受到了影响,也不知道外面的土是不是也一样。
    可是就算知道了源头,却也没办法解决,但他还是把这个消息告知村里,之后就和宋临恒两人尝试着给土地加肥。
    用一小块地试验,各种农家土肥都试过了,两个月后,开始试着往这块地种东西,这时春天也过去了,整个村子乃至周围的山林,除了变异植物外正常植物都差不多灭绝,呈现出一片枯黄的景象。
    地里作物也死了大片,就算剩下的可以顺利成熟,能收获的也不到一成。
    饶是这样,大家还是细心侍弄着仅剩的苗苗,因为食物越来越少,有的人家开始四处借粮。
    李寒的亲叔叔李富龙一家就是这样,开年全村人种地的时候他们家也跟着种了,但各种原因导致收不到成果,能收到也解不了眼前饥荒,本来就是举家从外面回来的,带的粮食快要见底,可不就着急了。
    李寒成了他们首选的借粮对象,没借到,怨恨更深,单方面视李寒为仇敌,没少去李寒的地里搞破坏,虽然成功次数不多,但也让李寒烦不胜烦,最后去把李韬揍了一顿,让他下不来床,总算消停些。
    李寒在试验那块地种的是蔬菜,因为见效快,可以早点知道有没有用。
    遗憾的是,即使有阵法加持,放够肥的土地也很难让作物活下来,种了两行茄子,共十六株苗,只活下来三株,还气息奄奄。
    抛却期望,李寒跟村里人一样,更加精心的对待剩下的红薯水稻。
    这段期间他抽空跑了一趟镇子,为打听消息,有过几次往来的刘虎成了打听对象,得到的话是相邻几个镇的情况都一样,有的村子甚至一根苗也不长,刘虎他们能换到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目前打算往更远的地方去看看。
    他们是有车的,只要有油就能开车出去。
    告别刘虎,李寒忧心忡忡地回村,才刚进村口,就被一个老妇人喊住,李寒记得她,之前她孙子得紫斑病去世,怪罪到李永强家致使结仇。
    老妇人夫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外姓,姓徐,而老妇人姓刘,具体叫什么李寒不知道,只是称呼她刘阿婆,她是半岭村嫁过来的。
    叫住他后,刘阿婆热情上前,满脸褶子笑得更皱了,“阿寒,来我家坐坐,我跟你说,今天我娘家侄孙女来看我,那姑娘长的可水灵了,你们年轻人可以见一见,聊聊天。”
    没想到会遇见做媒的事,李寒有点奇怪,先不说他想不想谈对象,就是两家这从不来往的零交情关系,也不至于把娘家侄孙女介绍给他啊。
    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刘阿婆把话挑明,“阿寒你可是咱村最俊的小伙子,多少人暗地里盯着你呐,阿婆我也最欣赏你了,如果你能和我那侄孙女看对眼,以后让她给你操持家务,多好啊,是不是?”
    李寒尴尬,他并不想找个女孩结婚,于是回绝她的热情,“谢谢刘阿婆好意,我还不急着找对象,就不去了。”
    拉住要走的李寒,刘阿婆不死心,“哎呀,你大小伙子不找对象找什么啊?你听阿婆劝,这世道以后可没有好女孩了,赶紧成个家要紧。”
    “以后再说吧,您还是先看看其他年轻人,我先回去了。”李寒扯开她的手,赶紧走人。
    摆脱了刘阿婆,李寒直接回家,回去看见宋临恒刚喂完小猪走出来洗手,见到他就笑着问,“怎么样?打听到好消息没?咦,你没顺便换点东西回来?”
    问完留意到李寒两手空空,语气有点不满。
    宋临恒的笑脸和抱怨映在眼前,李寒不知怎地,有点点心虚,他咳了一声,说:“没有好消息,还有些地方情况比我们这差。”
    然后又补充,“没什么东西可换了,刘虎他们也难找到物资,听说要去远一点找,下次有了再换。”
    “哦,也是,快做午饭吧,我饿了。”
    李寒走进厨房,“行,中午想吃什么?番茄鸡蛋汤要不要?”
    宋临恒答应,又提要求,“加点瘦肉吧,还剩一块。”
    先前的猪肉再怎么省着吃,也已经吃完了,今天这块瘦肉是最后的了。
    “那俩猪能不能配上种啊,等母猪怀了,就可以把两头小的宰来吃。”吃完午饭,宋临恒开始惦记起下一次杀猪。
    其实养了这几个月,小猪已经不小了,看着差不多有一百斤,杀是可以杀的,于是李寒也同意等过阵子看母猪情况,揣崽了就可以杀一头吃肉,没怀上的话就得留着,以后配种靠它们。
    下午,李寒到地里看情况,宋临恒一个人在家,他除了修炼就是逗逗猫,悠闲的很,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正撸着开开,打着哈欠想去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