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作品:《保命要从娃娃抓起+番外

    如今打马走在长街之上,天色朦胧,日光将至,似乎期盼已久的天明之日,真的来了……
    朝堂之上,陛下罕见地按时上了朝,将将坐定,群臣便持着笏板一阵聒噪开来。
    夏峥并未与他们一同唇枪舌剑,而是耐着在一旁细耳听了半晌。口水话一箩筐,除了照例扯了半天军情战况,便是该如何应对南疆之兵的事。只是本朝近些年来重文抑武得厉害,武将本就没几个,有的也不尽然是有能之士。破关之乱下,庙堂大殿前,多是一帮文人诌弄话术,毕竟不通兵家百术,扯了一大通也无一良策。
    然而,当另一种绥靖之策陡然振落在众人面前时,事情突然柳暗花明,开始裂出了一道扭曲的缝隙来,以至于夏峥再也无心湮埋于群臣之中,形势逼仄,他要说!他不能不说!
    “陛下,如今我朝国库尚不丰盈,兵力空虚,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而那些南疆蛮民个个凶悍,一众上位者又都年富力强。臣以为,两虎相撞,必有一伤。如今实非大动干戈的良机,或许可以以退为进,用怀柔之法谋得安定,届时重整兵戈再做打算也不迟。”
    “不可!”夏峥心中一颤,顾不得再听下言,几乎是在楚藏话音刚落之时就高呼了一声,“陛下,不可!”
    他从人群中走出来,凛然地跪在了大殿正中。此面目有几分生,皇帝身子不禁向前倾了倾,初见他,一时竟还有些恍惚,看了半晌才想起来——哦……此人好像是怀化大将军,应是姓夏吧……
    夏峥行了一叩礼,方才郑重其事地开口谏言道:“陛下,南疆之军虽强悍,却也并非攻不可破。其地远在边陲,民智开化未深,强攻虽非上计,但若是能够兵行奇招,智取也不是全无可能。怀柔之策虽然安稳,却并非长远之计啊!”
    “夏将军,”皇帝高坐着未发话,楚藏转过身来看着夏峥,语气还算缓和,“您许久未行军打仗了,这战场上的事怕是不太了解。人间数月,世上千年,现今的行军作战,与往日也不大一样了。眼下我朝百废待兴,不宜大动干戈,若是怀柔之策可以辟出一段喘息的时日,也是值得一试的。”
    不知为何,夏峥自数年前第一眼见楚藏,心中便不十分喜欢这个国师,倒不是因为什么市井的成见,毕竟自己同样是市井出身,没来由狗眼看人低。只不过如今这番言辞,置家国境遇于儿戏,着实在他心中留下不堪的一笔。
    他仰起头,果决而坚定地看着楚藏,反诘道:“楚大人,我虽然许久未带过兵,却也是实实在在上过战场的!汜水关一战以五百踏白军击败数倍于我们的西土蛮夷;黑水西河一役六战六捷,顺利收复被西土强占了十五年的雍州;清水亭大破北军,使之横尸十五里;长陵之战我带领骑军三百步兵两千斩杀南疆三千余人,迫降一千多人。而后数年间三次北伐收复安西四镇,平定碎叶叛乱,长驱疏勒,进军于阗,夺回西北之地大片疆土。纵然我这把老骨头再腐朽,却也从未忘过本行!我的这双眼睛看尽生死,也自然看得懂金戈铁马之间的风吹草动,倒不知你们这些提刀不得的文人墨客,究竟是从哪本圣贤里看来的怀柔之法!”
    楚藏没有立时答话,而是无言地看着他,须臾望了眼一旁的宋坤乾,徐徐笑开来:“夏将军,战场上的事我自然是比不得您,但怀柔之法宋将军也是极赞同的。您也知道,这些年来奔波沙场的人一直是宋将军,他在南疆也戍守了多年,想必比您看得要更清楚些,既然镇国大将军权宜之下同意了,满朝文武也都应允,我想此法也应是利大于弊,您又何必再固执己见呢?”
    宋坤乾也这么想?夏峥难以理解,他曾是自己的副将,这么多年的仗难道都打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他难以置信地望向他,宋坤乾本能地避过脸去,没多久却又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挺了挺胸膛,毫不客气地回瞪了过去。
    楚藏看着夏峥笑,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焦灼地落在了他一人身上,像是有无数团过在燎烧着他的发肤,极热,极痛。可是夏峥需得忍下,相比于家国安危,他一个半截身子作古的人了,再不做些什么,他愧对天下。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夏峥唇角抽搐,转而直接向皇帝谏言,“陛下,如今的南疆内部不齐,人心杂乱,这次若是求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假象。一旦他们内部再次纷乱,安定将不复存在,届时若是再犯,难道我们还要屈膝求和吗?我泱泱大朝,若是自己磨了自己的爪牙,东夷,西土,北地还会按兵不动吗?若是等到四方征战,必将是退无可退的亡国之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