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和《随园食单》杠上了,另外几道菜也都选了这本书中的。
    一道猪头肉:五斤猪头加三斤甜酒下锅同煮,下葱十三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然后添开水没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三十分钟后,以文火细煨,收汁以保持猪肉的滑腻度为准,肉熟烂后要马上打开锅盖,慢了油水就会流失。
    一道酱炒三果,核桃、杏仁去皮,榛子不用去皮,先用油爆炒变脆,再下酱,不能炒的太焦。
    一道萝卜汤圆,萝卜刨丝开水中滚熟,焯掉腥气,稍微晾干,加葱和酱拌匀,放糯米粉团中做馅,用麻油煎熟。
    一道羊肚羹,羊肚洗净,煮烂切丝,用煮羊肚的汤煨煮,加醋调味即可。另外打孔核桃可去掉羊膻味。
    最后一道点心是运司糕,粳米粉加白糖水揉成面团,醒约二十分钟。豆沙馅中拌入碎瓜子仁,包入等大的面剂子中,拿好看的模具压出花样,上过蒸制半小时。
    “文伯,快尝尝看味道如何?”这一通忙活,大冷天的宁澜硬是出了一层汗。
    宁致文闻着香味就等菜上桌了,先尝了豆腐,满意点头,又夹了一块儿猪头肉,入口即化不油腻,不禁连夹了几筷子。
    厨房呆久了没胃口,宁澜夹了一块儿萝卜汤圆慢慢吃,想起远在州城的九哥,叹道,“费了我好多功夫,可惜九哥吃不到!”
    “去州城半年还没给他做够?”宁致文恨铁不成钢,“你也叫他给你做几道菜吃!”
    宁澜替张九如冤枉,他在州城半年忙的脚不沾地,可不就是张九如经常给他送吃的么,“文伯也不心疼心疼你徒弟。”
    “我心疼他,谁心疼我,”宁致文说着示意管家给他加羊肚羹。
    宁澜看不过去夹给他一块儿萝卜汤圆,“多吃点儿菜文伯,你也不怕三高。”
    “什么三高?一听就不是好话,你能不能盼我点好。”
    宁澜顿了一下笑道,“肉吃多了容易生病,好歹吃两口菜,你们读书人不是最讲究均衡吗?”
    “谁说的,读书人是读书人,我是我,你少往读书人身上攀扯。”
    一旁的管家憋不住笑了,宁致文瞪他一眼,跟有仇似的狠嚼了两口萝卜。
    “三元过来,”宁澜故意拿几块儿肉去喂三元,余光撇见宁致文气的乌眼鸡一样,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可不就是这样嘛!
    文伯是越发孩子气,不过情绪起的快去的也快,吃的差不多了给宁澜递黄柑酒喝。这酒色泽鲜艳,果香扑鼻,滋味清爽,数九寒天喝这一口,仿若把春天喝到了肚子里,极难得。
    酒是他的一个学生送来的,黄柑用的是洞庭西山产的,芳香超胜,为天下第一。苏轼在《洞庭春色赋》序言中就提到过:“安定君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因此此酒在宋朝是达官显贵才能喝上的,这时亦是。
    酒足饭饱偎在火炉边烤火,文伯难得讲起了他在京里的事,宁澜听的偶尔打个哈欠,不知不觉也听了半下午。
    ......
    路上堆的雪能埋半条腿了,这样厚的雪,宁澜还是头一回见。悠远沉寂的天日中,他小的只剩下一粒了。
    小九和泡泡儿一出门就得被埋下,偏偏乐此不疲地玩着扎到雪里再让宁澜拔出来的游戏,一路到秦大哥家中他的手已冻的红彤彤了。
    “澜叔叔,”春山正带着春水在院子里堆雪人,看见宁澜立马过去把他牵进屋里了,“澜叔叔手好凉,我给你装个汤婆子子去。”
    “我的,给叔叔,”春水把怀中软布包的汤婆子掏出来塞到宁澜手中,他穿的厚,动作笨拙,却不忍叫人打断他。
    “谢谢你,”宁澜接过拿在手里,把准备好的东西递给他,“正好叔叔给你和哥哥带了点小礼物。”
    “谢谢澜叔叔!”
    春水小,送些玩具吃食就打发了。春山已大了,宁澜特地准备了笔墨纸砚。
    秦大嫂也抚着大肚子道了谢,“正准备叫他认几个字呢,我们也不知道该置办些什么,你竟送来了。”
    宁澜摸摸春山的头,把春水抱到腿上逗弄,“还没给秦大哥和秦大嫂道喜,恭喜你们了。”
    “希望是个女儿,我们都盼女儿呢!”秦大嫂笑的开怀,“一会儿留下来吃饭,我做几个拿手菜去,和你秦大哥少喝两杯,我平日不怎么让他喝酒,他就盼着你来呢!”
    “大嫂月份大了,还是别忙活了。”
    “不碍的,哪有这么娇贵,再说我也就偶尔做一两回,你们先喝点茶说说话,”秦大嫂说着就站起来去忙活了,春山懂事的跟去帮忙。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2-18 09:30:56~2022-12-25 22:16: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