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邱勇听说家里的鸡...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邱勇听说家里的鸡蛋生意每况愈下,也是皱眉不已。

    “妈,你到底怎么回事啊?在于凌手上一天能卖300多个蛋,到你那里怎么就变成100多了?这是打了个对折啊。”

    邱老娘讪讪地道:“可能、可能是因为我是个老太婆吧。”

    对,就是这个缘故。

    她只卖得了一百多个,于凌能卖三百多个。搞不好换成于朵去,她还能卖出四百个呢。

    邱老爹道:“那你刚接手的时候一天也能卖两百多个的。”

    是,年轻女孩子卖东西,肯定比老太婆吃香。

    但一开始那一天两百多个的份额,你也没保住啊。

    邱勇感觉很烦躁,“妈,那个生意咱们家花了300块买的啊!”

    这家里的钱都是他的,这是花他的钱买的啊。

    可如今要是生意再继续萧条下去,到了半年还不上钱,就连仅有的两间屋都有一间得归别人。

    他还结个屁的婚啊?

    他想了想,“既然年轻姑娘卖鸡蛋,人家乐意卖。那咱们也去雇个年轻姑娘来卖鸡蛋,还得长得漂亮些的。”

    没准他通过这样一份‘工作’,就能顺道把婚给结了。

    邱勇越想越觉得可行。

    如今找不到工作的人可太多了,里头应该不乏长得周正的。

    当然,太漂亮的他也不敢想。

    像于朵那样太漂亮了的,他无权无势守不住。人家也看不上他!

    而且,漂亮到一定程度的女的,其实也不会缺工作了。

    漂亮还是可以当通行证用的。

    但五官端正、秀美就可以了啊。要不,他先在这个大院里捋捋看谁合适?

    最好脾气还能好一些,不会对他管手管脚的那种。

    之前他看上于朵,不就是误以为她就是那副乖巧、可人的样子么。

    邱老娘立即道:“花那个冤枉钱干嘛?”

    她听小梅说了,雇个人得花掉三分之一的利润。

    赚三分之一多不容易啊!家里又不是没人了。

    邱勇不再出声,只心头默默盘算着。

    邱老爹也有些不舍得钱。

    他们现在里外里欠了500多的外债了。

    华国人嘛,尤其是像他这样一辈子本本分分的老年人,都是不习惯欠钱的。

    他欠女儿、女婿的钱都睡不好觉,何况是典了屋子换来的300块。

    而且,他这提前内退,退休工资打了八折啊!从干着的时候60多降到了40多。

    还要还女儿、女婿十块。

    这就只剩30多了,只有以前的一半。

    这让他非常的不习惯。

    一家三口要吃要喝呢,一丁点都剩不了。

    至于邱勇那三十来块的普工工资,能够他自己用就不错了。

    如果给他收缴了或者抽走一部分,他还能不能好好上班,每天去混个八小时真的不好说。

    所以,邱老爹如今最指望的都是这个倒卖鸡蛋的生意了。

    还女儿、女婿的债,赎回典出去的屋子,以及儿子以后的聘金+聘礼,都得从这里头出才是。

    就算不能像于凌一样一个月挣一百。

    只要能挣60,那基本也是可以每月存起来的60了。

    半年还清典卖屋子的钱,女儿、女婿的还是每月十块的还着走。

    那基本上半年后就是净入了。再存一年,就是720。

    拿200做聘金,剩下的买三转一响都差不多够了。

    这样聘金+聘礼,够给邱勇娶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女工了。

    双职工家庭,养家糊口生孩子应该都没有问题。

    都结婚了,邱勇也该懂事点,自给自足了。

    能找到个管得住他的儿媳妇最好。

    再之后卖鸡蛋的收入,他们二老就存起来养老了。

    年纪大了,手头得有些钱才行。

    不然有事,难道又去跟女儿、女婿开口借么?

    他们要养两个孩子,而且现在物价在开始涨了,他们压力也不小的。

    实在不行,鸡蛋他去卖。

    他就不信好好的卖,保质保量会卖不出去。

    至于老太婆就让她留在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

    以后有孙儿、孙女了帮着带一带。

    邱老爹把这个以后主要得靠倒卖鸡蛋的生意的话一说,邱勇很是赞同。

    “反正现在也不抓投机倒把的了。上班这点死工资本来就不够用,是得把家庭主要精力放生意上头。”

    邱老爹道:“你刚接班就有30来块一个月,家里也没你要一分钱的伙食费。你还不够用,人家那些回城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怎么办?也不要光是看到那些挣了钱的。也得看看那绝大多数找不到活儿,在家过得人憎狗嫌的。还有,就算是像于凌那样挣到了一些钱的,那一路多危险啊!”

    晚上,邱老爹回屋,发现邱老娘拿着一个小镜子,对着镜子在笑。

    那笑容,让他觉得有些瘆得慌。

    “你搞什么名堂,吓我一大跳!”

    邱老娘放下镜子,“于凌和小梅都跟我说得微笑服务。我其实也看了另外那两个卖鸡蛋的,她们对着客人是笑得跟吃了蜜蜂屎一样。我笑不出来啊,硬挤出来也不自然。”

    邱老爹这才知道她在干嘛。

    要不是以前上扫盲班被科普过这世上就没有怪力乱神,他还以为她让镜妖上身了呢。

    邱老爹道:“你之前说小梅教训你,不会就是说她教你要微笑服务吧?”

    嗯,这个微笑服务他也不习惯得很。

    去供销社和百货公司,都是稍微迟疑一下或者麻烦售货员多拿了两回东西,就要吃脸色。

    还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你必须在人家手上买东西啊。

    最现实的对比就是供销社卖鸡蛋的。

    那鸡蛋是在下头的生产队收回来的,有些生产队是被指派了养鸡下蛋任务的。

    一般这种就是公认的她们生产队的鸡蛋好吃、个大。

    然后在养鸡场养鸡的社员用鸡蛋抵换下地的工分。

    但养鸡场能养的鸡也有上限。

    城市里这么多人口,还是没法满足得了需求。

    所以供销社卖鸡蛋柜台的售货员,和其他柜台的一样,那眼睛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可以随意的呵斥买东西的人。

    他家老太婆的确不太会对人笑,这辈子也没多和善过。

    一直就是那么一副凶巴巴样子。

    让她去供销社当售货员卖鸡蛋,她倒是能本色发挥。

    但如今他们不是替供销社卖鸡蛋,不是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啊。

    看来她也是认识到了,这才会偷偷的练习微笑。

    就是这笑起来看着确实有些别扭。

    “于凌还教你什么了?”

    “她说让我先笑得自然了,再教我别的。不过.不过今天下午我讲于朵的不是被她听到了。”

    邱老爹皱眉,“你能干成点啥?说起来是咱们家对不起于凌那姑娘。人家不但赚钱的生意让给你了,还教你怎么才好卖鸡蛋。结果,你就讲人家妹妹的不是。还有于朵,挺好一孩子,她身上你都能找出不是来讲啊?”

    邱老娘理直气壮地道:“于凌收了我们300块钱,这是她应当应分的。而且我就跟个小学徒一样听她教训啊。”

    “听说那300块,于凌还分了100给于朵。因为,一开始这个生意是于朵想出来的。人家姐妹之间都明算账,凭什么不收咱的钱?而且这个生意原本还挺能赚钱的,是让你搞砸了的。”

    邱老娘道;“什么,于朵还分了100?她凭什么啊?哼,她身上怎么没有不是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她八岁多就成了孤儿,没她大哥、大嫂,她就平平安安长这么大了?不就没让她高中么。现在没高中,甚至初中都没的女的少了?”

    听说于朵还分走了100,她真是气得不行。

    嘴皮子一翻,就拿走了100。还真是有这个脸啊!

    这100非得去要回来不可!

    她顿了顿又道:“于朵她托赖长兄、长嫂才得以长大,可她是怎么回报的?她翅膀硬了、攀了高枝,一个不高兴就搬出去。还把锅甩在咱们头上。这不撕剐清楚,不得让小梅和于承对我们心存芥蒂啊?”

    邱老爹知道她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跟她讲道理讲不通。

    于是只能跟她讲利害关系。

    “你也知道于朵翅膀硬了、攀了高枝。她以后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她自己就成高枝了。到时候就是咱姑娘、姑爷得去攀着她了。你现在得罪于朵,他们才是真的会心存芥蒂呢。他们兄妹、姑嫂甚至姑侄之间的那点情分,可能都会被你作没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这丫头以后多半前途远大。我劝你不要再干会得罪她的事了。”

    邱老娘有些反应不过来。

    于朵从前年节时也跟着到邱家走动过。

    那肯定是邱老娘让她干啥就干啥啊。

    从无二话,一直微微笑着。乖巧又勤快!

    所以,她是真的一时接受不了,于朵已经要成长为高枝了。

    邱老爹笑道:“你还有哪个亲戚大有希望成为大学生么?”

    “那、那100就那么算了?”

    整整一百块啊!

    邱老爹冷笑,“咱们把钱给了于凌,她爱给谁给谁。她就是拿去做善事救济乞丐了,你也没权利去拿回来。社会在变化,你适应不了,那就只有过得不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卖鸡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邱老娘这辈子都是手板心向上,跟邱老爹要钱花的。

    她道:“他爹,你怎么能去干这个呢?这都没事儿的娘们干的。”

    “我缺钱啊!咱家欠那么多债,我这个一家之主能不急么?而且,为了让邱勇有个班上,稳定下来别出去伙着人胡闹,我提前内退了。这里不单是一个月损失了两成的前需要弥补,我也没什么事做闲得无聊。要不然,你让邱勇一个月上交15块来弥补我的损失?他都挣钱的人了,本来就该交伙食费了。”

    “那他还肯去上班么?好容易跟外头那些街溜子不往来了。回头他再闹出点啥事,咱们损失不是更大?”

    邱老爹想到去年这个时候,邱勇打群架。

    为了不留案底,他积蓄的300多都花光了。还跟女儿、女婿借了400才把事情摆平。

    想要跟邱勇收伙食费的心思便淡了。

    肯安分守己上班就好。

    唉,以后找儿媳妇一定得找有工作的。于承父母都有工作,这才能攒下那么一大笔钱。

    就光靠于承和小梅两个,他们也根本没什么结余。

    “好了,你别笑了。我瘆得慌!咱就和和气气的做买卖,别凶巴巴的应该也没有大问题。好在到医院的客人都是流水一样,来买鸡蛋的自然没有什么固定的客源。以后做好了,把名声扭转过来,自然有人来买的。”

    作者有话要说

    邱勇听说家里的鸡蛋生意每况愈下,也是皱眉不已。

    “妈,你到底怎么回事啊?在于凌手上一天能卖300多个蛋,到你那里怎么就变成100多了?这是打了个对折啊。”

    邱老娘讪讪地道:“可能、可能是因为我是个老太婆吧。”

    对,就是这个缘故。

    她只卖得了一百多个,于凌能卖三百多个。搞不好换成于朵去,她还能卖出四百个呢。

    邱老爹道:“那你刚接手的时候一天也能卖两百多个的。”

    是,年轻女孩子卖东西,肯定比老太婆吃香。

    但一开始那一天两百多个的份额,你也没保住啊。

    邱勇感觉很烦躁,“妈,那个生意咱们家花了300块买的啊!”

    这家里的钱都是他的,这是花他的钱买的啊。

    可如今要是生意再继续萧条下去,到了半年还不上钱,就连仅有的两间屋都有一间得归别人。

    他还结个屁的婚啊?

    他想了想,“既然年轻姑娘卖鸡蛋,人家乐意卖。那咱们也去雇个年轻姑娘来卖鸡蛋,还得长得漂亮些的。”

    没准他通过这样一份‘工作’,就能顺道把婚给结了。

    邱勇越想越觉得可行。

    如今找不到工作的人可太多了,里头应该不乏长得周正的。

    当然,太漂亮的他也不敢想。

    像于朵那样太漂亮了的,他无权无势守不住。人家也看不上他!

    而且,漂亮到一定程度的女的,其实也不会缺工作了。

    漂亮还是可以当通行证用的。

    但五官端正、秀美就可以了啊。要不,他先在这个大院里捋捋看谁合适?

    最好脾气还能好一些,不会对他管手管脚的那种。

    之前他看上于朵,不就是误以为她就是那副乖巧、可人的样子么。

    邱老娘立即道:“花那个冤枉钱干嘛?”

    她听小梅说了,雇个人得花掉三分之一的利润。

    赚三分之一多不容易啊!家里又不是没人了。

    邱勇不再出声,只心头默默盘算着。

    邱老爹也有些不舍得钱。

    他们现在里外里欠了500多的外债了。

    华国人嘛,尤其是像他这样一辈子本本分分的老年人,都是不习惯欠钱的。

    他欠女儿、女婿的钱都睡不好觉,何况是典了屋子换来的300块。

    而且,他这提前内退,退休工资打了八折啊!从干着的时候60多降到了40多。

    还要还女儿、女婿十块。

    这就只剩30多了,只有以前的一半。

    这让他非常的不习惯。

    一家三口要吃要喝呢,一丁点都剩不了。

    至于邱勇那三十来块的普工工资,能够他自己用就不错了。

    如果给他收缴了或者抽走一部分,他还能不能好好上班,每天去混个八小时真的不好说。

    所以,邱老爹如今最指望的都是这个倒卖鸡蛋的生意了。

    还女儿、女婿的债,赎回典出去的屋子,以及儿子以后的聘金+聘礼,都得从这里头出才是。

    就算不能像于凌一样一个月挣一百。

    只要能挣60,那基本也是可以每月存起来的60了。

    半年还清典卖屋子的钱,女儿、女婿的还是每月十块的还着走。

    那基本上半年后就是净入了。再存一年,就是720。

    拿200做聘金,剩下的买三转一响都差不多够了。

    这样聘金+聘礼,够给邱勇娶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女工了。

    双职工家庭,养家糊口生孩子应该都没有问题。

    都结婚了,邱勇也该懂事点,自给自足了。

    能找到个管得住他的儿媳妇最好。

    再之后卖鸡蛋的收入,他们二老就存起来养老了。

    年纪大了,手头得有些钱才行。

    不然有事,难道又去跟女儿、女婿开口借么?

    他们要养两个孩子,而且现在物价在开始涨了,他们压力也不小的。

    实在不行,鸡蛋他去卖。

    他就不信好好的卖,保质保量会卖不出去。

    至于老太婆就让她留在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

    以后有孙儿、孙女了帮着带一带。

    邱老爹把这个以后主要得靠倒卖鸡蛋的生意的话一说,邱勇很是赞同。

    “反正现在也不抓投机倒把的了。上班这点死工资本来就不够用,是得把家庭主要精力放生意上头。”

    邱老爹道:“你刚接班就有30来块一个月,家里也没你要一分钱的伙食费。你还不够用,人家那些回城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怎么办?也不要光是看到那些挣了钱的。也得看看那绝大多数找不到活儿,在家过得人憎狗嫌的。还有,就算是像于凌那样挣到了一些钱的,那一路多危险啊!”

    晚上,邱老爹回屋,发现邱老娘拿着一个小镜子,对着镜子在笑。

    那笑容,让他觉得有些瘆得慌。

    “你搞什么名堂,吓我一大跳!”

    邱老娘放下镜子,“于凌和小梅都跟我说得微笑服务。我其实也看了另外那两个卖鸡蛋的,她们对着客人是笑得跟吃了蜜蜂屎一样。我笑不出来啊,硬挤出来也不自然。”

    邱老爹这才知道她在干嘛。

    要不是以前上扫盲班被科普过这世上就没有怪力乱神,他还以为她让镜妖上身了呢。

    邱老爹道:“你之前说小梅教训你,不会就是说她教你要微笑服务吧?”

    嗯,这个微笑服务他也不习惯得很。

    去供销社和百货公司,都是稍微迟疑一下或者麻烦售货员多拿了两回东西,就要吃脸色。

    还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你必须在人家手上买东西啊。

    最现实的对比就是供销社卖鸡蛋的。

    那鸡蛋是在下头的生产队收回来的,有些生产队是被指派了养鸡下蛋任务的。

    一般这种就是公认的她们生产队的鸡蛋好吃、个大。

    然后在养鸡场养鸡的社员用鸡蛋抵换下地的工分。

    但养鸡场能养的鸡也有上限。

    城市里这么多人口,还是没法满足得了需求。

    所以供销社卖鸡蛋柜台的售货员,和其他柜台的一样,那眼睛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可以随意的呵斥买东西的人。

    他家老太婆的确不太会对人笑,这辈子也没多和善过。

    一直就是那么一副凶巴巴样子。

    让她去供销社当售货员卖鸡蛋,她倒是能本色发挥。

    但如今他们不是替供销社卖鸡蛋,不是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啊。

    看来她也是认识到了,这才会偷偷的练习微笑。

    就是这笑起来看着确实有些别扭。

    “于凌还教你什么了?”

    “她说让我先笑得自然了,再教我别的。不过.不过今天下午我讲于朵的不是被她听到了。”

    邱老爹皱眉,“你能干成点啥?说起来是咱们家对不起于凌那姑娘。人家不但赚钱的生意让给你了,还教你怎么才好卖鸡蛋。结果,你就讲人家妹妹的不是。还有于朵,挺好一孩子,她身上你都能找出不是来讲啊?”

    邱老娘理直气壮地道:“于凌收了我们300块钱,这是她应当应分的。而且我就跟个小学徒一样听她教训啊。”

    “听说那300块,于凌还分了100给于朵。因为,一开始这个生意是于朵想出来的。人家姐妹之间都明算账,凭什么不收咱的钱?而且这个生意原本还挺能赚钱的,是让你搞砸了的。”

    邱老娘道;“什么,于朵还分了100?她凭什么啊?哼,她身上怎么没有不是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她八岁多就成了孤儿,没她大哥、大嫂,她就平平安安长这么大了?不就没让她高中么。现在没高中,甚至初中都没的女的少了?”

    听说于朵还分走了100,她真是气得不行。

    嘴皮子一翻,就拿走了100。还真是有这个脸啊!

    这100非得去要回来不可!

    她顿了顿又道:“于朵她托赖长兄、长嫂才得以长大,可她是怎么回报的?她翅膀硬了、攀了高枝,一个不高兴就搬出去。还把锅甩在咱们头上。这不撕剐清楚,不得让小梅和于承对我们心存芥蒂啊?”

    邱老爹知道她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跟她讲道理讲不通。

    于是只能跟她讲利害关系。

    “你也知道于朵翅膀硬了、攀了高枝。她以后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她自己就成高枝了。到时候就是咱姑娘、姑爷得去攀着她了。你现在得罪于朵,他们才是真的会心存芥蒂呢。他们兄妹、姑嫂甚至姑侄之间的那点情分,可能都会被你作没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这丫头以后多半前途远大。我劝你不要再干会得罪她的事了。”

    邱老娘有些反应不过来。

    于朵从前年节时也跟着到邱家走动过。

    那肯定是邱老娘让她干啥就干啥啊。

    从无二话,一直微微笑着。乖巧又勤快!

    所以,她是真的一时接受不了,于朵已经要成长为高枝了。

    邱老爹笑道:“你还有哪个亲戚大有希望成为大学生么?”

    “那、那100就那么算了?”

    整整一百块啊!

    邱老爹冷笑,“咱们把钱给了于凌,她爱给谁给谁。她就是拿去做善事救济乞丐了,你也没权利去拿回来。社会在变化,你适应不了,那就只有过得不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卖鸡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邱老娘这辈子都是手板心向上,跟邱老爹要钱花的。

    她道:“他爹,你怎么能去干这个呢?这都没事儿的娘们干的。”

    “我缺钱啊!咱家欠那么多债,我这个一家之主能不急么?而且,为了让邱勇有个班上,稳定下来别出去伙着人胡闹,我提前内退了。这里不单是一个月损失了两成的前需要弥补,我也没什么事做闲得无聊。要不然,你让邱勇一个月上交15块来弥补我的损失?他都挣钱的人了,本来就该交伙食费了。”

    “那他还肯去上班么?好容易跟外头那些街溜子不往来了。回头他再闹出点啥事,咱们损失不是更大?”

    邱老爹想到去年这个时候,邱勇打群架。

    为了不留案底,他积蓄的300多都花光了。还跟女儿、女婿借了400才把事情摆平。

    想要跟邱勇收伙食费的心思便淡了。

    肯安分守己上班就好。

    唉,以后找儿媳妇一定得找有工作的。于承父母都有工作,这才能攒下那么一大笔钱。

    就光靠于承和小梅两个,他们也根本没什么结余。

    “好了,你别笑了。我瘆得慌!咱就和和气气的做买卖,别凶巴巴的应该也没有大问题。好在到医院的客人都是流水一样,来买鸡蛋的自然没有什么固定的客源。以后做好了,把名声扭转过来,自然有人来买的。”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