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老太太松口了?”赵姨娘也觉着裴录好,原本她还嫌弃人家的家底薄了些,祖上也不是勋爵之后。
    还是贾环给她一一明说了这段亲事的好处,她如今简直满意得不得了。
    这亲事若是说成,以后她的儿子是探花,女婿是状元,这说出去可不是威风极了。
    而且裴录年轻有能为,京中一些公侯勋爵人家,得蒙祖荫却没甚出息,只维持着表面风光,一如十来年前的荣国府。
    这样的门第,即便嫁过去能做上公侯夫人,也是费力糟心。
    既如此,何不选一个人品出众家世清白的,更何况他还是朝中新贵。
    贾环管着文选清吏司,知道陛下有意命裴录兼任中书省左司郎中,可谓器重不已,日后登阁拜相也未可知。
    “是,昨日姨妈跟我说等宝玉的亲事一过,裴家老太太就会来上门提亲。”
    赵姨娘笑得眼尾都开了花,“好、好!家里的喜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她舒出一口气,端起茶碗道,“我这一颗心呐,总算能落地了。”
    她这辈子所得的一双儿女,都十分出众懂事,家中上下也是无人不赞的。
    如今贾环的身子一年比一年康健,探春也能嫁得良人有个好前程,现下她真是死也无憾了。
    “我先去了,等会儿晴雯去四妹妹那里把乌云和雪球接回来。”
    ………………………………
    “今日街上真热闹,相国寺的人定然也多。”
    宝玉放下掀起的窗帷,“明日该去清虚观打醮,可惜你又得回任上去了,不能和咱们一道。”
    朝廷的端午节假只有一日,贾环淡笑道,“这倒不妨碍,二哥哥放心,十六那日的假我早已留出来了,定然不会忘了你的大喜。”
    “你又笑话我。”
    他面色红润,神采飞扬,“天暖和起来了,我前儿还让人去给林妹妹送了东西,听说她的身子已经好多了,夜里也睡得安稳。”
    贾环何尝不明白,宝玉解了心结,黛玉亦是,她的心病慢慢也就能好了。
    钱槐和茗烟将车停在了相国寺外,取出车凳子放好。
    宝玉便先下了车,回身去接了贾环一把,“环儿,小心些。”
    “唉?你瞧那是不是二姐夫。”他朝着相国寺大门口的方向指了指,“人可真多,我都有些看不真切。”
    茗烟跟个猴儿似的站在马车上到处望,忙道,“是、就是二姑爷。”
    走近了些便见得确实是郑家的马车,郑商陆正站在车旁透过车窗和里头的人说话,他身量修长又清俊不凡,自是引人瞩目。
    “二姐夫!”
    宝玉在不远处唤了一声,只是周围人多还有马车挡着,他没注意到。
    等到走至面前了,郑商陆才看到他们,便笑道,“我竟未瞧见,今日倒是赶巧了。”
    “老太太和太太早间还念叨呢,初五了二姐姐也该回去吃顿饭才是。”
    闻得此言,车中坐着的迎春轻轻传出声音来,“是要回去的。”
    郑商陆将手中求得的护身符从车窗递了进去,又道,“老太太和太太挂念,早起过来上柱香,这就要往你们府里去了。”
    宝玉掀起窗帷的一个小角,果然见迎春端坐在内,只见她面颊微红,素白双手执着金红的护身符,眸中满是温柔的愉乐。
    “二姐姐,我和环儿也来敬香,等午间回去咱们再说话。”
    她笑着轻点了点头,“好,你们去罢。”
    此处人多不便,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下里略微寒暄几句便分开了。
    郑家的马车往荣国府去,贾环和宝玉进了相国寺。
    “二姐姐和二姐夫真是天作之合,琴瑟和鸣。”
    迎春自出嫁后几次回门,众人都能看出她在婆家过得很是舒心。
    郑家长辈很少插手过问她院里的事,丈夫又体贴入微,家中事事都为她包揽,迎春一点儿也不用操心,竟和在闺中也差不多。
    老太太、邢夫人等都欣慰不已,众姊妹也为她高兴。
    贾环看宝玉有此感叹,便忍不住逗他,“来日二哥哥也会如此的。”
    果然,他闻言连忙岔开话,红着脸就闷头往大殿去,“环儿不是要求护身符么,快去,签筒子都要被人抛尽了。”
    “哈哈哈……”
    第124章
    五月十六,宜嫁娶合婚。
    贾环起了个大早,在甘棠院用过早饭后便换了新鲜衣裳往宝玉处去。
    既要娶亲成家,本该是收拾出新屋子来的。
    但如今大观园人少,只有最小的惜春和孀居的李纨,再就是修行的妙玉,若宝玉再挪出来就更是空下来了。
    贾母便让人将怡红院、潇湘馆两处都重新收拾了,让他们小夫妻选着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