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转眼又是冬月,这日正逢着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府都齐聚祝贺,热闹非常。
    今年为着家中女儿们出嫁者多,又添了几门姻亲,比往年更见热闹。
    不仅有元春赐出福寿香、金银锭、伽楠珠,连弘亲王府也派管家来送贺礼,众人皆十分意外。
    迎春、黛玉等不免对着探春调笑一二,惹得她脸羞红,被硬按着灌了两盅酒。
    将近年下,贾环将在文选清吏司的差事都了了,才匆匆赶回家中。他先往荣禧堂中与贾政贺寿祝酒陪坐半晌,再往荣庆堂见老太太、王夫人、凤姐等。
    “环三爷来了。”
    屋内的说笑声一顿,凤姐道,“早说背后不能念叨人罢,这就来了。”
    贾环绕过围屏进了众人所在的侧厅,“见过老祖宗,孙儿来迟了。”
    贾母年纪大了,自今年开春后身子便常不痛快,她最喜爱的几个孩子,只有贾环不在身边,所以甚为挂心。
    “才说这天愈发冷了,怕你身上不好,要打发人去你那里送东西。”王熙凤将他往前轻轻推了一把,“还不过去让老太太好好看看。”
    他便去了斗篷,上前坐在贾母身边,“老祖宗近来可好,今个任上事多,差点赶不及给老爷和老太太请安。”
    “好孩子,我知道你的孝心。”老太太让人捧一盏杏仁茶来给他,“外头天寒呢,怎么也不拿手炉,身边跟着的人也是越发不上心了。”
    贾环便笑道,“原是拿着的,方才忘在老爷那里了。”
    王夫人让彩云将自己的手炉拿给他,又问凤姐道,“年事都具已办妥了?”
    “是,正月里亲戚多,年酒年礼是上月就预备齐了的。如今有林妹妹帮我,倒比往年强多了。”
    黛玉已是荣国府的宝二奶奶了,现下与凤姐一起当家理事。她虽身子弱些,但也是要强之人,且并不大包大揽,如此妯娌间亦如做姊妹时那般和气。
    饭毕,贾环与凤姐一道出了荣庆堂。
    “老太太的身子怎的就这么虚下来了,全然不如往年精神焕发。”
    凤姐叹了一声道,“无法,如今也不记事了,那日吃着饭忽得问了一句,‘环儿呢?宝玉呢?怎么还没下学过来呢?’满屋人唬了一跳。”
    闻言,他心中猜测落地,唯剩叹息,“上了年纪这也是寻常,着人精心伺候就是,我一得闲了就回来陪着祖母。”
    “你的身子本不好,难为在任上还时常回来尽心。”她拧眉摇了摇头,“也就是这几年了。”
    贾环宽慰了她几句,二人在院外分开,他便去了甘棠院。
    赵姨娘这里备了汤留给他喝,一见他来就吩咐小丫头子端茶递水,摆果子糕点来。
    “母亲别忙,你坐着歇歇,我在这吃过晚饭才走。”其实贾环也知道,是因为他如今不在家里了,探春明年又要出嫁,她心里舍不得。
    赵姨娘便也坐在榻上,端了羊汤给他喝,“你小时候就是这样,每日用过晚饭,咱娘俩总是坐着叙话。”
    他笑了笑道,“到时候母亲跟我住到那边去,咱们还是能这么说话。”
    贾环之前便想好了,左右他已是分了家,贾政又长年外派不在荣国府。等他再往上升一升,就把赵姨娘接到那宅里去,住在春山居东边的清月阁。
    “毛崽子,你急什么……”
    赵姨娘听他如此说,眼眶有些湿润,便用帕子按了按道,“我在这不知过得多自在,左右你老爷也是不在家的,老太太和太太又不问事。”
    “你做官出息,我在家也得益,满府里谁敢怠慢委屈了我。”
    她说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慢慢平复心绪,又坐在贾环身边摸摸他的脑袋,“你只管安心,母亲一切都好。”
    贾环见状也不欲多说,各自在心中明白就是,“上回我让人送的石斛和虫草你可吃完了?我再打发人送些来。”
    赵姨娘指头戳了戳他脸颊,“今日一大早,侯爷就让人送了新的来,还有两盒阿胶。”说完又噗嗤一笑,“这可真像是找了个姑爷,这么会孝敬丈母娘。”
    “母亲……”他差点被呛到,又只得无奈地笑笑,“等三姐姐出嫁,那时你才是有了真女婿。”
    赵姨娘闻言叹了叹道,“亲王殿下的孝敬,我是无福受用了,只要三丫头能过得舒心,也不枉我们母女一场。”
    贾环明白她的意思,大约是觉得水钧不会把一个姨娘放在眼里,再多好处也是在王夫人跟前。
    “不会。”他轻声安抚道,“弘王是个直快性子,上回还问我呢,说‘你父亲在朝中也无甚功绩,怎么就教出你们这样出众的一对姐弟来?想是令堂的功劳。’”